臺灣空軍目前裝備有美制F-16A/B戰機(資料圖)
N海潮
閩南網3月1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因美方售臺潛艇的可能性很小,臺灣海軍已決定放棄向美采購,改走自制路線。另外,因等不到美國售臺F-16C/D戰機的消息,臺灣方面決定自行研發先進戰機。
臺空軍擬造隱形機
由于遲遲等不到美國的F-16C/D戰機,臺防務部門在13日提出的“四年期防衛總檢討”報告中指出,空軍將籌建具備隱形、空中加油、遠程,以及攜帶空射對陸導彈與反艦導彈能力的下一代戰機。
報道指出,未來10年,臺灣F-16A/B戰機性能提升案要耗資1100億元(新臺幣,下同),高級教練機采購案將花費800億元,還有170億元的“經國號”戰機升級案。軍方內部評估,因目前預算緊縮等因素,臺灣已“買不起”F-16C/D戰機。因此,軍方將自行研發第三代戰機,“中科院”方面同時將研制“天劍三型”長程空對空飛彈,進一步增強第三代戰機的視距外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
臺海軍擬研發潛艇
另外,在潛艇方面,國民黨“立委”林郁方日前透露,海軍已在2012年底向“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提出一個為期3年、針對5大領域、總金額約1.4億元的“潛艇自制關鍵技術”整合型研究計劃,并從今年起開始執行,以鼓勵臺灣船廠投入研究,提升潛艇自制技術。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高華柱表示,臺防務部門將會支持這項計劃。
報道指出,海軍評估臺船已初步具備潛艇壓力殼的研制技術,但潛艇的戰斗、聲吶系統和魚雷發射管等相關關鍵技術仍有賴島外技術支援,軍方準備以重金聘請島外潛艇專家來臺。軍方希望4年內能打造首艘原型潛艇。
防務報告內容少一半
據報道,臺防務部門此次提出的“四年期防衛總檢討”,與馬英九四年前剛上任時發布的檢討報告相較,少了近一半頁數。
上次臺灣軍方有“非對稱戰力”專章,強調臺軍將籌建對敵作戰重心與關鍵要害具決定性攻擊效果的能力,在聯合截擊階段,運用“防御性反制戰力”,攻擊敵重要軍事目標。今年省略這些描述,僅稱將聯合三軍戰力,集合優勢兵火力,實施重層攔截,擊敵于半渡。新版防務部門檢討報告也未描述防御性反制戰力內容。
臺防務部門還指出,奉行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不儲存、不使用核子武器,遵循導彈科技管制協議,維護區域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