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少子化問題嚴峻,各大學等不及臺當局教育部門下手,自己已停招或減招因應。而島內招收大陸學生又陷入困境,教育部門雖然想開拓東南亞學生前來,卻難樂觀。《中國時報》對此表示,蔡英文當局應該搞好兩岸關系,并讓臺灣高等教育更開放,島內大學才有生機。
臺當局“教育部”預估2017學年大專院校一年級新生人數是23.8萬人,大學已受不了,頻頻哀號。但少子化夢魘還沒結束,2020學年大一新生來源預估21.3萬人,2023年僅18.4萬人,如果沒有更多生源,不少島內大學只能“坐以待斃”。
臺灣少子化問題嚴峻。(圖片取自臺媒)
明年大學減招近萬人
臺當局“教育部”最近核定明年大專院校學、碩、博士班的招生名額,共減招9840人,其中6成學校減招。臺灣大學因為招生時違規,被減招17人,是頂尖大學唯一被減招的學校。臺大表示,這幾年學生人數膨脹太多,減招不是壞事。
臺“教育部”表示,2017學年大專院校招生名額是39萬1113人,比2016年的40萬0953人少了9840人,其中一般大學減3372人、技職體系減6468人。因為長期招生不滿,因此減招主要集中在技職體系。
臺“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臺灣少子化嚴重,預期2017學年大專院校大一新生數23萬8048人,比2016學年的25萬2002人少了1萬3954人,學生來源少了這么多,大學有必要減招因應。
李彥儀說,面對少子化,大學可以申請寄存名額,先自行減招,以后如果招生狀況好轉,再將名額提出來使用。如果不減招,連續2年注冊率未達7成,會被扣減招生名額,注冊率低于4成,則不給獎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