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微博16日晚發消息稱,當天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圖片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微博截圖。
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于江蘇省常州市。他學魯迅,用母親的姓作為筆名的姓,名為叔牟。
屠岸歷任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藝處干部,華東文化部副科長,《戲劇報》編輯部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編審;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第五、六、七屆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曾獲得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中國版權產業風云人物等。
曾有媒體刊文這樣評價屠岸——他就像詩神繆斯派來人間的天使,他每天都在努力地把心中無盡的愛與美,慷慨無私地拋灑給我們。
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謝冕,亦曾撰文稱贊屠岸。“屠岸先生待人的誠懇、認真、周密、細致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對晚輩尤其平易,總是愛護有加。雍容儒雅是先生的‘形’,謙和中正則是先生的‘神’,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讓人打內心敬畏的智慧長者”。

資料圖:著名詩人、翻譯家屠岸。
綜合媒體消息,屠岸自幼家學深厚,其母是一位才女,寫詩、作曲、繪畫、彈琴均有所長,在屠岸還在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母親就開始教他讀《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唐詩評注讀本》等。
2016年,屠岸接受《解放周末》專訪,回憶這段往事,他說:“當時,母親總是先解釋詩文的內容,再自己朗誦幾遍,然后叫我跟著她吟誦。我像唱山歌一樣跟著吟誦,對內容不求甚解,只是覺得能從吟誦中得到樂趣。母親教我的是‘常州吟誦’,2008年這種吟誦調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是這個‘非遺’的三位代表性傳人之一。”
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屠岸成為了詩歌的朝圣者。1941年,18歲的屠岸第一次發表詩作《美麗的故園》,隨后又陸續翻譯了惠特曼詩選集《鼓聲》、《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詩歌工作者在蘇聯》、《大臣夫人》等。

資料圖:《屠岸詩文集》(8卷本)書影。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