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游農戶朱國寶(左一)第一個獲得貸款
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也可用來抵押貸款了!近日,仙游縣三信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老板朱國寶用自己承包的301畝土地經營權,從仙游縣農信社獲得了40萬元的抵押貸款。海都記者了解到,仙游縣此前已被列入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上述貸款是當地金融系統發放的第一筆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盤活“沉睡資產”解決融資難
近年來,“三農”發展面臨資金困境的問題普遍存在,尤其是擁有流轉土地的農村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各類經濟實體,常常面臨貸款難的困境。為了盤活農村存量資產,緩解農村抵押物不足難題,去年12月,全國232縣(市、區)被國務院確定為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我省包括仙游、福清、古田等在內的10個縣(市)列入其中。
人行仙游縣支行行長王亞勇介紹,我國現有的《擔保法》和《物權法》規定,農村耕地、宅基地等是不能用來作為抵押擔保物的。成為試點縣以后,就突破了原先法律上的障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就可以成為仙游轄區金融機構能夠接受的抵押擔保物。
仙游首個“吃螃蟹”的朱國寶是仙游縣龍華鎮紅旗村村民,他從2005年就開始承包村里的土地,主要以種植鐵觀音、紅茶為主。然而,一直以來沒有抵押物作為銀行的融資渠道,資金成了制約發展的瓶頸。
此次,朱國寶用自己承包的301畝土地經營權,從仙游縣農信社貸了40萬元。他準備利用這筆資金擴大種植范圍和品種,發展生態采摘園和鄉村休閑旅游。
仙游縣農信社主任潘才學表示,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的推出,為農業規模經營主體提供了信貸支持,盤活了農村土地承包權這個“沉睡資產”,可有效解決長期以來困擾農民擔保方式單一等“三農”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
開綠色通道 實行貸款“十日辦結制”
農民怎樣才能從銀行貸到“真金白銀”呢?根據今年5月仙游縣出臺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實施方案》,仙游轄區內通過合法流轉方式獲得承包土地經營權的農戶和農業經營主體,只要符合沒有不良信用記錄、承包的土地沒有權屬爭議、明確告知發包方承包土地抵押事宜和經簽訂經營權流轉合同或取得土地經營權證,并已按合同約定支付土地租金等四點要求,即可向當地商業銀行申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
貸款的額度根據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及地上附著物(種植作物、農機設備等)的公正評估價值、借款人資信狀況、擔保情況合理確定,原則上貸款額度不超過評估價值的50%,對誠實守信、有財政貼息或農業保險和具有融資性擔保公司提供擔保等增信手段支持的,貸款額度可擴大到70%。
貸款利率參考人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抵押貸款基準利率;貸款期限匹配農業生產周期,最長不超過經營權剩余期限。
據悉,目前,仙游縣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主要為涉農金融機構,除了仙游縣農村信用社外,仙游瑞獅村鎮銀行及當地農行、郵儲銀行等也在同步推廣該項業務。仙游縣已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建立抵押貸款業務綠色通道,實行抵押貸款業務“十日辦結制”。
此外,仙游縣財政還設立了500萬元的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用于補償分擔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金融機構損失。(海都記者 陳盛鐘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