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30日訊由于沒有交納快遞“保價費”,莆田秀嶼區的陸女士在快遞公司丟失了300多元衣物后,只能索要120元的賠償費。在工商部門的調解下,她才最終獲得全額賠償。
陸女士說,她委托申通快遞,將一個裝有一雙鞋子、一條皮帶、一件衣服的包裹寄給在廣東打工的丈夫。郵寄時,她選擇了普通郵寄,沒有為自己的包裹保價,僅支付快遞費12元。
陸女士的丈夫收到包裹時,發現里面只剩下一雙鞋子,皮帶跟衣服都不翼而飛。陸女士撥打了申通公司電話,但申通快遞公司稱由于陸女士在寄包裹時未交保價費用,而郵單上也已經印制有“未投保快件,損毀或者短少,按照資費的10倍賠償”條款,所以只能按照快遞費的10倍進行賠償,即賠償120元。
據陸女士介紹,丟失的皮帶和衣服打完折后為300多元,120元的賠償根本難抵貨值。
秀嶼區工商局執法人員當即聯系投訴雙方進行現場調解,經調解,快遞公司按陸女士所寄快遞物品的全額賠付給了陸女士。工商人員介紹,“申通”公司在提供給寄件人的郵單上的快遞須知,是快遞公司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屬于格式條款,該條款故意減輕己方責任,屬于無效條款。
工商部門提醒廣大市民,雙“十一”即將到來,新一輪網購潮將帶來大量快遞貨物丟失事件,寄件人要認真閱讀郵單上的格式條款,詳細填寫貨物的名稱、數量、價值等信息,如果貨物價值較大,應主動投保。(海都記者蔡學偉 通訊員翁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