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在平潭跨境電商物流園海運快件中心,60票對臺海運快件在海關監管下完成集裝箱裝載作業,隨即運至金井港區。當晚,這批快件搭乘“臺北快輪”運往臺北港。這標志著平潭口岸時隔4年后正式恢復對臺海運快件出口業務常態化運營,今后每周計劃出口2批次。
對臺海運快件是指通過高速船舶運輸兩岸間的進出境個人物品、文件和低值貨物等,該項業務充分利用了平潭的地理優勢與“臺北快輪”快捷的特點,實現“海運成本、空運時效”,對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從2015年啟用至2021年停運前,平潭累計進出口對臺海運快件995萬余件。
為了保證對臺海運快件業務順利恢復,福州海關所屬平潭海關第一時間對接企業業務需求,指導企業優化場所分區設置,組織功能評估和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修繕,滿足業務開展需求。同時結合9610直購出口業務監管經驗,探索海運快件出口和電商出口多業態拼箱直裝模式,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助推平潭拓寬海峽兩岸快捷物流通道。
福建新干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玲羚表示,以前公司的快件一般都是從空運渠道發貨,物流成本較高。對臺海運快件業務重啟后,公司就能夠以海運集裝箱進行運輸,不僅大大增加了快件運載量,也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提升了企業競爭力。(記者 張哲昊 通訊員 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