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安某地產游泳池舉辦親子活動,記者看到,很多孩子和家長去完衛生間就直接進入泳池,并未再次沖洗,影響泳池水質。張文奎 繆星 攝
炎炎夏日,游泳池成為許多市民消暑去處之一,但由于經營不規范、管理不嚴格等原因,導致部分游泳池衛生不合格,對游泳者的健康造成威脅。7月29日,記者從市衛生監督管理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對市區15家游泳池進行衛生監督抽查,有6家游泳池不合格。其中,東僑10家游泳場所有5家不合格,蕉城5家游泳場所有1家不合格。
市衛生監督所
整體情況不容樂觀
有些泳池指標超標比較嚴重
“這次抽查游泳池整體情況不容樂觀,泳池管理不到位,有些指標超標比較嚴重。”市衛生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說道。
據了解,此次抽查檢測項目有游離性余氯、PH值、渾濁度、尿素、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每家游泳池采樣3處和浸腳池1處,樣本送市疾控中心檢測。從檢測結果來看,不合格的6家游泳場所中,一項指標超標的有4家,分別為:山水大酒店游泳池游離性余氯超標,三盛海德游泳池游離性余氯超標,小飛魚游泳池游離性余氯超標。兩項指標超標的兩家,分別為:金域蘭灣游泳池游離性余氯超標,大腸菌群為161/L,而國家標準為≤18/L,超標7.9倍。藍海豚游泳池游離性余氯超標,細菌總數按國家標準為≤1000/ml,而該泳池抽樣樣本達到了3500/ml。
“夏季是游泳高峰,泳客數量增多,會加速水質內尿素容量的增加,泳池中的尿素超標,說明泳池經營者每天為泳池注入的新鮮水不足。因此泳池經營者需要在開放時間內定期補充新水10%,同時加強泳池水的循環過濾,保證池水水質有良好的衛生狀況。”該所工作人員說道。
對于細菌超標,市衛生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很大程度上跟游泳者的自律有關,如隨意在泳池內小便、不經過淋浴就進入泳池等,同時也與泳池水余氯濃度過低、殺菌消毒效果不完全等原因有關。此外,游泳場所在設計上要有淋浴室,針對一些不自覺的游泳者,必須要建有強制淋浴設施和強制通過凈腳池。要加強管理,在游泳場所內醒目的位置設置標志牌,提醒一些有皮膚病、傳染病的游泳者禁止下水。目前,所有超標單位均被要求限期整改。
市疾控中心
泳池水質不合格
容易引發皮膚、腸道疾病
游泳池經營者衛生管理上的不到位,導致水質不合格,對游泳者有怎樣的危害?為此,記者走訪了市疾控中心衛生監測科。
“少量的尿素超標影響不是很大,如果濃度過高,就可能對游泳者的皮膚造成損傷,引發皮膚疾病,如皮疹等。而大腸菌群超標的話,游泳者在游泳過程中吸入泳池水,就可能引發拉肚子等腸道疾病,如果長期如此則可能損害腸胃,甚至存在患胃癌的風險,此外還會導致體內氮素過高。”市疾控中心衛生監測科科長蔡作溶說道。
據介紹,目前我市大部分游泳池經營者缺乏基本的指標管理知識,進而導致管理上的缺失。“我們建議泳池不僅要配備簡易的水質檢測裝置,同時還要有相對專業的人員進行監管。”蔡作溶說道。
以氯的投放為例,該措施不僅成本低,操作也相對容易,但常常因為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怕麻煩等導致投放不規范,甚至沒有投放。
蔡作溶說:“水質在不同溫度、時段采用的保障手段不同,作為公共服務機構,我們只能負責相關部門送檢的樣本,而且結果只能代表取樣那一刻的水質,所以平時的監管更為重要,事關市民的身體健康。”
此外,對于此次不容樂觀的抽查結果,蔡作溶認為,與游泳池經營者為降低經營成本,偷工減料也有關。“一個是放水、排污設備的老化。還有新水投放不夠都是造成水質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蔡作溶說道。(記者 張文奎 見習記者 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