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龍巖籍互聯網新銳高峰論壇”上,13位從閩西走出去的互聯網大咖匯聚一堂,與家鄉人民分享“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商業模式,助力龍巖互聯網經濟發展。這是互聯網經濟領域的一次盛會,對龍巖培育增長新引擎、打造發展新優勢,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當前,互聯網與各產業正在加速融合,“互聯網+”已經成為產業發展新常態,代表了新的經濟形態、新的發展方向。實施“互聯網+”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對于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促進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互聯網創業者經歷十多年的大浪淘沙,成為業界翹楚。在這批新銳中,一張張從閩西蘇區走出去的“新面孔”分外引人關注,他們在咨詢、金融、旅游、教育、社區、家居等互聯網領域遨游搏擊,嶄露頭角,塑造了新一代閩西人敢拼會贏、銳意創新、勇立潮頭的精神特質,創造著新一代閩西人的驕傲與榮光。
閩西子弟一枝獨秀,閩西大地生機盎然。面對洶涌襲來的“互聯網+”浪潮,閩西也有不俗的表現。今年以來,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近百億元,提前一季度基本實現年度目標,成為全國第一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全覆蓋的地級市,京東、蘇寧易購、1號店等知名電商加快在我市農村市場布局。
這些都為我們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積蓄了新動能、打開了新空間。
同沿海兄弟地市相比,龍巖轉入新常態后的趨勢性變化更為明顯,既面臨“三期疊加”的普遍矛盾,又面臨結構性矛盾突出等特殊問題,適應新常態壓力更大、任務更重。在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傳統比較優勢弱化、傳統增長引擎馬力下降的情況下,傳統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在這樣一個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我們只有積極主動地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把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化解矛盾,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步伐,并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用“互聯網+“促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需要借勢而為,借力而行。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一方面,我們要以“互聯網+”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試點行動,培養一支30—50萬的“網軍”隊伍,有效盤活我市豐富的工業、農業、旅游、文化等資源,引導企業以互聯網為媒介,推動企業向新型網絡化生產模式轉變。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全力打造全國農村電子商務之城。認真總結提升長汀、武平農村電商的經驗做法,從營銷好“閩西八大干、八大鮮、八大珍”等地方特色產品起步,有效突破農副產品市場瓶頸。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做到有中生新,讓傳統產業全面煥發生機和活力;就能更好地做到無中生有,使新興產業盡快成為棟梁之材。
“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發展手段,也是一種新的發展境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潮流下,讓我們充分運用“龍巖籍互聯網新銳高峰論壇”所取得的成果,以更加堅定的決心、積極的作為、扎實的舉措,借網拓展,撬動產業升級新動力,振紅土地雄風,謀跨越式發展。(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