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7月13日07時30分發布臺風快訊 強臺風“蘇力”已于7月13日03時前后在臺灣省新北市與宜蘭縣交界處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
07時臺風中心位于我國臺灣省臺北市西南西方50公里處,即北緯24.8度,東經121.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約151公里/時),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7級風圈半徑380公里,10級風圈半徑150公里。

福建省氣象臺今日9時發布臺風“蘇力”路徑圖
蘇力臺風最新動向,預計“蘇力”將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即將于13日上午移入臺灣海峽東部海面,并將于13日中午至傍晚在福建連江至霞浦一帶沿海登陸。
蘇力或登陸霞浦 居民:臺風來前天氣越好越不安
據東南快報報道 昨日上午,寧德霞浦艷陽高照,依舊是30多℃的高溫,但從中午開始,沿海一帶開始刮起7、8級的陣風,提醒著人們“蘇力”要來了。
“這天氣像極了當年的‘桑美’。”霞浦縣洪山村委會委員陳有滿站在村口看著天空說,他隱隱有些擔心。
對于2006年的臺風“桑美”,陳有滿是記憶猶新,他說,當初預報臺風下午來,他看天氣非常好,太陽很大,以為臺風不會來也就沒在意。
沒想到,“桑美”后來給寧德造成了重大影響。
“那風輕而易舉就可以把人吹起來,車在路上也根本沒法開。”陳有滿說,當天下午3點左右,他看著天氣好就將車開去修理,到了5點左右,狂風暴雨轉眼間就來了,最后他是抓著一部摩托車半推半躲地走回家。

霞浦縣下滸邊防派出所民警在幫漁民拴纜繩。
對此,霞浦縣防汛辦主任卓峰說,臺風來臨前,天氣越好他的心就越不安。他說,如果臺風快靠近臺灣時,霞浦一帶能變天或者下雨,那就很可能臺風登陸福建時對霞浦影響不大;但如果像昨日那樣的好天氣,那就很可能預示著更強烈的狂風暴雨即將來臨,“說明即將到來的臺風還在不斷地聚集力量”。
霞浦縣防汛辦預計“蘇力”可能帶來300毫米左右的降水。目前,霞浦縣已經在沿海鄉鎮設置了350個安置點、21個避風港,供臺風到來時附近村民、漁民緊急避難。
霞浦縣防汛辦介紹,目前該縣已經取消雙休。昨日下午,由縣直機關干部、民警、民兵和部隊官兵組成的500人的搶險應急隊伍,已分赴7個沿海鄉鎮,應對突發情況。
往年“重災區”洪山村安置點物資可供580人生活5天
昨日下午,記者跟隨寧德邊防支隊的官兵來到霞浦縣牙城鎮洪山村的安置點。據邊防戰士介紹,這里地處楊家溪下游,直接和入海口相連,地勢較低。只要是在這附近登陸的臺風,這里幾乎都是“重災區”。
這個安置點是由村委會辦公樓和隔壁的洪山小學組成。村委的一樓設有宿舍,這里有80個床位,每一個床位都有一張涼席、一個枕頭和一張毛毯,該宿舍還配有四個電風扇。此外,物資儲備室里,還給每一個安置的人員準備了洗漱用品、食物。
村委會主任鄭阿財說,這個安置點主要安置的人群是9個自然村的村民和前來避風的漁民,是該鎮最大的一個安置點,可安置580人。安置點還安排有醫生、炊事員,儲備的物資足夠580人生活5天。
臨近中午時分,安置點外的水稻田里,幾名邊防戰士還在忙著幫農戶搶收水稻。
霞浦縣最大的避風港已停泊上千條大小漁船
在牙城鎮的烏歧自然村內設有一個供附近船舶停靠的避風港。
牙城邊防大隊的王干事說,這個避風港得天獨厚,有多個港汊,可供多艘船舶停靠,并且潮水只要退一點,停泊的船只就會擱淺,這可以保證船只在狂風中不會被吹走。
昨天,該港已經停靠了近百條本地和外地的漁船。王干事說,前幾天,他們就開始聯系附近村莊有登記的漁船,現在有些漁船還在趕來的途中,預計到了當晚6點左右,這些漁船將全部到位。屆時,他們將會把船上的人員全部安排到附近的安置點。
此外,昨日下午,在北壁鄉四門橋避風港內,已經停泊了大大小小上千條漁船。據了解,該避風港是霞浦縣最大的一個避風港。
近兩百號人員頂著烈日加固海堤
昨日下午3點左右,在霞浦縣下滸鎮的下滸海堤上,幾名村干部正頂著烈日巡視新加固的海堤。該鎮鎮長說,這條海堤在過去幾場臺風中飽受“摧殘”,在不久前,這個海堤進行了加固的。
“為了趕在臺風前完成加固,邊防官兵和村民近兩百號人都頂著烈日工作。”林生喜說,下滸鎮地形是外高內低,歷年內澇嚴重,今年新安裝的水閘還在施工中,臺風就來了,但今年新加固的下滸海堤會起到一些作用。
林生喜介紹,該鎮有22個行政村,周圍就有4條海堤,還有6個地質災害點,抗臺形式很嚴峻。目前50多名鄉村干部分成四組,分赴四個工作點,24小時值班;另有120名武警、邊防官兵和11條應急處突船舶和沖鋒舟分別在幾個重要鄉村待命。(記者 陳恭璋 柳濤文/圖 通訊員 左文成 吳伊挺 魏榮華)
推薦閱讀:蘇力臺風最新消息:持續更新中央氣象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