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島。
東南網11月19日報道(記者 盧金福)“媽祖在,風浪平”,在福建流傳千年的媽祖文化,蘊藏著“防患于未然”的防災減災智慧。如今,這份根植于閩人血脈的生存基因與現代全民早期預警體系深度交融——今年7月,中國氣象局將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命名為“媽祖(MAZU)”向全球發布。
方案中用“MAZU”四字分別對應多災種(Multi-hazard)、預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與媽祖“親民、智慧、救助”的精神跨越時空契合,也讓福建的防災實踐成為中國方案的鮮活注腳。近日,“從媽祖到MAZU”全民早期預警中國實踐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福州、莆田等地,解碼八閩大地的防災減災經驗。
“1262”:一串數字背后的時間賽跑

福建預警信息發布可視化數字中心。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使臺風、暴雨、洪澇等災害頻發。省氣象部門歷經多年探索,打磨出“1262”遞進式防災減災工作體系:提前5-10天發布重要天氣過程預報,1-3天發布精準到縣的預警及風險預警,3-12小時發布精準到鄉鎮的預警信號,最后12、6、2小時發布精細到鄉鎮的強降水落區和強度預報。

湄洲島輪渡碼頭。
福建省氣象局副局長吳德輝直言:“‘1262’的核心是時效逐步縮短、空間不斷精準、內容更具針對性,遞進式精準鎖定災害防御重點區域。”
媽祖故鄉莆田的實踐頗具代表性,去年超強臺風“格美”登陸秀嶼時,氣象信息實時匯聚至“全市一張圖”,湄洲鎮迅速啟動防御部署,實現船舶全部在港、漁排人員全員撤離、景區景點關閉、在建工地停工,有效降低災害損失。
“科學、精準、高效,這是氣象早期預警給防汛工作帶來的最大改變。”湄洲鎮常務副鎮長黃春強感慨道。

福建預警信息發布終端。
福建還建立省突發系統共享共用“一平臺”,已集成32個部門558家單位的預警信息發布。同時,建立高級別預警電話、閃信、微信機器人、衛星終端等叫應方式,保障臺風、暴雨等高級別預警信息自動叫應基層防汛責任人。
“雨未到、防先行”:城市內澇的福州解法
內澇治理是城市防災的重點課題。福州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氣象部門通過雷達監測、數值模型推演等技術,提前發布降雨范圍、強度、持續時間及臺風路徑等預警信息,讓中心精準掌握風險演變趨勢,避免“盲目備戰”。

福州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資料圖)
“預警信息不僅明確‘雨何時來、下多大、影響哪里’,還同步推送雨勢動態更新,為后續調度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實現‘雨未到、防先行’。”中心副主任薛裕彬說,氣象預警與排水防澇五級應急響應直接掛鉤,無需等待積水出現即可觸發響應,大幅縮短處置時效。
今年8月1日,福州市遭遇強對流天氣,中心在收到“內澇風險”氣象服務場景平臺警報后,精準鎖定積澇風險點,及時調動人員前往福州鼓樓區的內澇區域開展清理工作,用最短時間消除內澇影響,通過數字化氣象服務,福州城市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50%以上。
跨部門協作守護萬千漁民的海上安全
福建海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公里,人均水產品占有量、海水養殖產量等多項指標居全國第一。在海洋防災領域,省氣象部門與海洋與漁業局、海事局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共建共享海洋觀測數據,強化災害風險防范。
“風、海浪、潮汐和水溫預報已集成到‘知天氣’APP等平臺。”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黃志剛說,福建成立海洋氣象臺,建立臺灣海峽海霧監測預報預警系統,通過高功率廣播電臺用普通話和閩南話播報海洋預報,信號覆蓋臺灣海峽漁民作業漁場。近5年,全省累計向237家海洋漁業單位發布海浪、風暴潮等預警1300多條,向3.3萬漁船組推送安全提示2700多萬條。
針對特色水產養殖,福建還建立連江鮑魚養殖氣象服務示范基地。今年7月臺風“丹娜絲”影響期間,氣象部門對養殖提出指導性建議,如養殖戶將鮮海藻日均投餌率降至30%~50%,兩次投餌間隔4天為宜。據統計,全縣超過80%的深水網箱得以提前下沉,有效規避了臺風帶來的巨浪和強流沖擊。
福建經驗點亮國際防災路
從八閩大地到全球舞臺,福建的防災減災實踐正持續輸出中國智慧。
目前,“1262”持續性暴雨過程遞進式氣象服務案例納入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向國際推廣,同時三明、平潭、福州在持續性暴雨遞進式服務、海島交通、城市防水排澇等服務案例也即將融入豐富“媽祖(MAZU)”方案。
依托數字氣象技術成果,福建省氣象局還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及島嶼國家提供支持,完成了所羅門群島海洋氣象災害典型過程,分析了所羅門群島主要災害類型、災害成因與變化趨勢、熱帶氣旋影響個例等,為其海洋災害風險評估提供了重要支撐,目前已作為海洋島嶼國家典型案例納入上海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智能體MAZU-Urban。

外國氣象學者和媒體記者、氣象工作人員交流。
“這次參觀讓我深切感受到媽祖文化中蘊含的傳統智慧,也親身體驗了現代科技賦能下的預警體系。”來自馬爾代夫的氣象學者在參訪時表示,福建以實際實踐證明了全民早期預警的可行性與有效性,為全球防災減災事業提供了寶貴借鑒。
福建正以“媽祖(MAZU)”方案為紐帶,將千年防災基因轉化為全民早期預警的生動實踐,既守護著八閩大地的平安,也為全球災害防御貢獻著中國方案的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