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福建省累計接待游客1863.72萬人次,同比增長20.8%,旅游總收入129.74億元,同比增長25.1%。游客數和旅游收入雙增長的背后,出現了一只新引擎——福建清新空氣游。
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行網聯合發布的《2017春節旅游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指出,“南下避寒”和“北上賞雪”是春節長假國內中遠程旅游的主要流向,但是華北、華東大部分地區受不良空氣質量所擾,使得呼吸清新空氣成為出游家庭考慮的因素之一。
縱觀剛過去的春節長假,空氣質量高的旅游目的地紛紛走紅。報告中,春節國內旅游度假人氣排行榜前五位的云南、福建、廣東、海南、浙江均是空氣質量處于全國前列的地區。
記者注意到,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行網已是連續三年聯合發布《春節旅游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自去年榜單中加入“春節國內旅游度假人氣排行榜”,我省已連續兩年獲得國內游熱門省份第二名。
省旅游局的相關統計數據也與此呼應:
平潭等14個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縣(市、區)合計接待游客376.61萬人次,同比增長22.0%;
龍巖梅花山虎園、汀江濕地公園等生態休閑景區分別接待游客4.73萬人次、2.4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4.8%、40.6%;
春節期間,全省共接待鄉村游30.31萬人次,其中上杭縣五龍村、連城縣培田古村落、客家山寨丁屋嶺等景區分別接待游客10.16萬人次、3.89萬人次和1.98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30.3%、32.8%和23.0%。
這些生態旅游景區的最主要客源,正是華北、華東地區。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我省針對北方客源地持續加大“清新福建”旅游品牌營銷,“綠色”“生態”“健康”的福建旅游形象已深入人心。
在福建省康輝國際旅行社的地接產品中,“福州+云頂+平潭三晚四天”和“平潭+武夷山四晚五天”兩條生態旅游線路頗受北方客人喜愛。公司外聯接待中心副總經理王東說:“即便在武夷山,主景區的行程也已淡化,我們會走一些周邊的生態景區,如青龍大瀑布、云河漂流等,并且結合當地民宿,盡量將產品做到更舒適。”
產品服務待提升
在連續兩年的《春節旅游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中,國內游熱門省份的第一名都是云南。云南省假日旅游信息統計預報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長假,該省共接待游客2296.62萬人次,同比增長65.28%;實現旅游收入135.53億元,同比增長70.60%。
“當地差異化的旅游資源和不斷深挖的民族文化,造就亮眼的雙增長。”業內人士認為,民族文化是云南旅游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的內核,其創新、提煉的經驗做法,非常值得福建學習借鑒。
云南省民宗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在云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它們是塑造旅游品牌的重要契機。正是得益于對它們的深度開發,云南的民族節慶、飲食、工藝、特色村寨等才實現多產業融合發展。
在福建,各類民俗節慶活動同樣精彩紛呈,但將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結合的實例并不多見。“今年春節,我們與泰寧縣相關部門共同策劃‘小城過大年’主題活動,將‘地方民俗風味+在地生態旅游資源’作為賣點,活動當天就從華東、廣深兩個重要客源地接收了1300多位客人。”王東告訴記者。
也有專家認為,康養旅游產品的挖掘力度不足也是我省生態旅游發展的瓶頸。“比如溫泉旅游產品高度同質化、衍生產品薄弱等問題,導致全省范圍內的溫泉旅游度假產品開發效能不高。”閩江學院旅游系副教授林愛平認為,我省溫泉旅游業的發展尚需加強監管引導、環境營造、公共品牌建設、升級換代和市場開拓。
華僑大學旅游學院教授鄭向敏建議,我省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發展“海絲旅游”的優勢得天獨厚,今年可以重點推動泉州打造海上絲綢之路起始點的旅游文化品牌。
還有旅游專家指出,追求幸福感已成為游客出游最重要目標。這也是我省發展全域生態旅游的終極目的,省旅游局原副巡視員陳維平建議,我省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可從不同交通形式的無縫對接、公用廁所的增量提質、旅游安全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智慧旅游”的全域化覆蓋等方面完善。
記者從省旅游局獲悉,去年,我省新建和改擴建682座旅游廁所,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10家旅游集散服務中心也全建成。今年,我省還將推動建設5家旅游集散中心,新建和改擴建300座以上旅游廁所,實現全省旅游廁所“全域覆蓋、數量充足、使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