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經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評估的福建自貿試驗區第8批30項創新舉措日前出爐,其中福州自貿片區有15項,屬于全國首創的有5項,推動營商環境日益優化。
福州自貿片區這5項全國首創舉措提高了進出口貨物、進出境船舶、殘次品退運等通關效率,還首創了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首創舉措:全國首創電子檢驗檢疫主干系統“雙模申報”。企業通過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主選擇“客戶機/服務器”和“瀏覽器/服務器”兩種操作模式,向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干系統進行貨物報檢業務,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使用及查詢數據。
意義:該項創新舉措兼顧企業原有輸入習慣,彌補了客戶端只能在本機上存儲數據的缺陷,進一步方便企業。極大減少了企業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貨物申報錄入項減少36%,進出口貨物申報時間從4小時減少到5分鐘至10分鐘;船舶申報錄入項減少40%,申報時間由50分鐘縮短為5分鐘。
首創舉措:全國首創船舶進出境“一單四報”和數據共享。船舶出入境時,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平臺一次性遞交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邊檢等口岸監管部門需求的信息,并接受材料初審反饋和補報,口岸監管部門辦理結果直接反饋到“單一窗口”平臺,企業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船舶出入境手續。
意義:該項創新舉措使得企業不再需要分別向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邊檢四個部門提交申報單,現在改為“一次申報”,四個口岸監管部門共享申報信息,交換各自審批結果,提高審批效率,實現快速通關。船舶錄入項由原來641項縮減為384項,減少40%。船舶進出境時間從36小時減少至2.5小時。
首創舉措:全國首創加工貿易殘次品退運快速通關。一般認證及以上的加工貿易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需退運境外的殘次品,可提前向主管海關申請殘次品折料審核,在申報退運時,口岸海關可參考主管海關出具的殘次品審核結論實施查驗。
意義:該項創新舉措讓主管海關核查和口岸海關查驗相結合,解決了企業重復拆解殘次品的問題。有效降低通關現場開箱率和查驗率,加快了通關速度。截至7月,已辦理192份退運貨物審核,涉及殘次品退運金額2898萬美元。
首創舉措:全國首創船舶證書“三合一”并聯辦理。海事部門對符合條件的船舶提供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等三項證書合并受理、一次辦結。
意義:該項創新舉措讓原來三項證書須單獨受理、依次審批的管理流程,改為同時受理、一次辦結。便利企業申辦船舶證書,提升行政審批效率。截至7月底,已為5艘船舶辦理“三合一”并聯受理發證,辦理時限縮短了67%以上。
首創舉措:全國首創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福州、廈門、平潭三個片區建立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和管理機制,為企業免費提供“知識產權網絡侵權預警與存證云服務”,形成完善的保障體系。
意義:該項創新舉措改變了專利、商標、版權分散的管理和執法模式,解決了維權職責不清和維權成本高的問題。提高了知識產權管理和執法效率,避免多頭執法,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
此外,在福州自貿片區實施的創新舉措還包括建設項目環評承諾備案和豁免管理制度、優化境外人員出入境服務、自貿試驗區綜合執法體制、自貿試驗區企業設立“就近登記、全城通辦”、有稅申報、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免核查動植物檢疫證書“正面清單”制度、跨境電商備案全程電子化、組合購匯,以及簡單案件、簡易程序案件辦案模式等10項。
據統計,掛牌以來福州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了8批92項創新舉措,屬全國首創的增至27項,有4項創新舉措已在全國復制推廣,有1項創新舉措復制推廣到上海、廣東、天津自貿試驗區,17項創新舉措被省政府列為福建省改革創新成果在省內復制推廣。(記者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