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5日訊 糖尿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是健康的“三大殺手”。昨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同關注糖尿病”。據估算,我省糖尿病患者超過350萬人,其中60%未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楊立勇說,糖尿病發病率高、并發癥發病率高,治療費用高,但卻知曉率低、診斷治療率低、控制達標率低。建議一年一次健康體檢時查查血糖。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預防糖尿病。
腳爛了,才知患上糖尿病
住在福州近郊的李阿伯,好長一段時間感到雙下肢麻木,下肢皮膚發涼,走路的時候感覺好像踩在棉花一樣。前段時間,他腳上有個小傷口不容易愈合,而且范圍逐漸增加,出現了皮膚潰爛。到醫院就診,李阿伯被診斷為“糖尿病足”。李阿伯這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楊立勇說,根據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20歲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為9.7%,其中約有60%未被診斷。根據這一數據估算,我省糖尿病患者數量超過350萬人,其中約有 200萬以上的糖尿病人未得到及時的診斷,更不用說進一步治療了。不少患者直到出現糖尿病并發癥,才匆忙就醫,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一年查一次血糖很必要
差不多10人就有1人糖尿病,這么高的常見病怎么防?
楊立勇教授說,糖尿病防治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以下這些都屬高危人群:有糖調節受損史;年齡45歲以上;超重、肥胖,男性腰圍超過90cm,女性腰圍超過85cm;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級親屬;高危種族;有巨大兒生產史,孩子出生體重4kg以上,妊娠糖尿病史;高血壓,血壓高于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血脂異常,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一過性糖皮質激素誘發糖尿病病史者;BMI(體重指數,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數值)超過28kg/㎡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嚴重精神病和長期接受抗抑郁癥藥物治療的患者;長期保持靜坐生活方式的市民。
楊教授建議,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定期查查血糖,及早發現糖尿病。就算不是高危人群的成人,也建議一年一次健康體檢時查查血糖。
健康生活可防糖尿病
很多人誤認為,糖尿病沒有太多明顯癥狀,所以無須過度關注。殊不知,糖尿病是導致失明、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衰竭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
楊教授介紹,若出現多尿、多飲、多食及體重減少“三多一少”等糖尿病癥狀,應及時就診。
“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糖尿病是否發病的基礎。”楊立勇教授說,生活方式的不良傾向使機體易于出現代謝失調,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楊立勇說,糖尿病可防可控,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和規范治療可以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疾病負擔,提高生命質量。
他強調,首先要盡可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生活;合理膳食;生活規律,不熬夜,睡眠充足;適量運動;放松心情。
若確診為糖尿病,也不要有過重的心理負擔。在治療糖尿病上,楊教授認為,最合理的是“五駕馬車齊上陣”:一是糖尿病知識的普及教育,只有認識到位,積極配合,藥才能發揮最好效果;二是飲食要合理,不是所有甜食都不能吃,只是不能過量;三是運動要適量,不運動或過量運動都不行;四是用藥要正規,不能偏聽偏信虛假廣告;五是血糖監測要系統化,不能時高時低,否則容易引發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