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茶園山小學向家長發出組建“家長志愿者護校隊”的通知,征集自愿參與的家長在放學時護送學生。此舉引發各方關注,褒貶不一。一些家長認為,此舉讓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也能促進學校與家長的關系。但也有一部分家長擔憂,這會增加家長的負擔,且如果其他家長去而自己沒去,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利的影響。
家長參與“護校隊”每次需半小時
根據茶園山小學家長志愿者護校隊組隊通知,該校將于本月底組建“護校隊”,主要由各班級學生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組成,主要職責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二年級的家長志愿者負責圖書館閱覽室親子閱讀、并照看等待接送的學生。第二部分是三至六年級的家長志愿者,負責放學時在校門口兩側疏導家長、維持路隊秩序,每天四名,每次兩人,服務時間為半個小時。
此外,該通知還以班級為單位,對護送時間做了安排。家長志愿者參與護送期間,學校都指定一名老師進行現場調度。
龍巖有先例家長褒貶不一
記者檢索發現,2014年,龍巖某小學便組建“家長護校隊”,由于其帶著強制性質,受到了多方質疑。茶園山小學此次雖本著自愿的原則報名,但不少家長還是有些擔憂。
“孩子放學時我還沒下班,無法參與護校隊。”一些家長擔心,自家孩子看到其他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而自己的家長卻“冷眼旁觀”,孩子可能會覺得家長不重視他,產生失落心理。
此外,一些家長認為,此舉不僅給家長帶來負擔,且護送工作需要一定的專業性,不是家長憑一番熱情便能勝任的,學校在具體執行時還需要考慮培訓的問題。
但也有家長贊同學校的措施,認為這不僅可促進家校關系,同時也是對學校保衛力量的一種補充,“學校放學時人比較多,交通比較混亂,家長參與護送是一個挺好的舉措”。
專家:孩子會有失落感 需加強溝通
針對此事,茶園山小學楊校長表示,茶園山小學門口正對著楊橋路,放學時人多車堵,學校也是注重學生安全才推出該舉措。此外,學校對家長是否參與“護校隊”并無硬性規定,家長可本著自愿的原則報名,這不僅有利于加強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孩子安全的重要性。“雖然有家長參與,但我們學校的保衛工作也不會放松,我們有專門的老師對家長志愿者進行協調、負責。”
對此,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胡艷珍表示,組建“家長志愿者護校隊”有積極的一面。但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如果自家家長無法參加,對比之下難免會產生失落感。家長應該積極與孩子溝通,說明自身的難處,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海都記者 劉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