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機遇并存
盡管VR看起來還是個新興產業,但相關企業、資本和政府多方發力的格局已然成型。
福建省是國內最早將VR產業定位為重要發展方向的省份之一,提出打造VR全產業鏈,構建一個從福建輻射到全球的VR全產業生態系統;已擬定相應扶持計劃,有望由三級財政出資10億元,并向國內外投資機構募集20億元;成立首期規模30億元的VR及創新產業母基金,用于吸引相關領先企業和項目落戶數字福建及VR產業基地。
據了解,目前,福建省企業將VR“行業應用”“企業應用”及“公眾應用”作為主攻方向,這也得到相關機構和產業資本的認可。
從“6·18”期間的VR產業高峰論壇上,記者了解到,目前,較為成熟的廠商在硬件市場已擁有巨大先發優勢,形成壟斷局面,留給創業團隊的機會不多。但在內容方面,VR產業尚缺少標桿性產品,也沒統一標準,依靠小規模團隊也能制作出具有競爭性優勢的產品。業內人士認為,未來VR市場很可能會是硬件廠商幾家獨大,內容廠商百花齊放的局面,這對福建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機遇。
與此同時,發力B(商業)端而非看似更有潛力的C(個人)端,也是務實之舉。
“盡管‘VR+’游戲、視頻、體育等C端應用預期市場規模巨大,但設備價格昂貴,加之暈動癥、延遲高、畫質和交互性差等技術坎始終沒邁過,短期內,國內VR熱潮尚難以從C端發展,‘VR+’的商業化突破口越來越往B端應用集中。”HTC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向記者斷言,“機會存在于對價格不敏感的B端。”
盡管定位準確,且有一定產業基礎和政策支持,但尚處于起步期的福建VR產業還有很多難題待解,比如缺少平臺、人才短缺等。“大型VR平臺的建設,需要整合能力較強的領軍企業引領,如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暴風、樂視等,但福建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企業。”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
“一個產業的前行,一定不是某個企業、某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這就是我們打造開放平臺的原因。”梁念堅說,網龍華漁教育提出打造VR生態系統,正是要破解這一難題。未來,平臺將涉及VR內容生產、第三方內容制作、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產品分發、人才輸出領域。
“現在走得快,不代表以后走得遠。”黃龍猷認為,當前的VR技術和體驗還很不成熟,短期內,談收益還不現實。再加上國內硬件技術遠不及國外,若不能沉下心培養人才、研發技術、創作精品,很難和國內外“大咖”競爭。
(記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