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3·15”,昨日,記者獲悉,福建省寶玉石協會根據珠寶行業近年來的市場情況總結出六大陷阱,提醒廣大市民消費時要注意防范。

顧客在福州某珠寶專柜前挑選飾品新華社圖
產地購買珠寶玉石多為以次充好
南非產鉆石,云南賣翡翠(靠近緬甸),新疆產和田玉,泰國產紅寶石或藍寶石,澳大利亞產歐泊,海南或廣西產珍珠,但業內人士或行家很少在這些地區采購珠寶玉石,當地市場一般是做旅游者的生意。
在這些產地購買珠寶玉石必須預先想到:當地銷售者一般也會提供英文的珠寶玉石鑒定證書,而這些證書沒有法律效力。很多情況是旅行社安排好的購物場所,在這樣的場所里買珠寶玉石,無法貨比三家。國內產地買珠寶玉石,提供的中文珠寶玉石鑒定證書,雖然有的是真的,也有法律效力,但證書只能證明你買的是什么珠寶玉石,不能說明其品質和售價。
省寶協相關人士稱,消費者旅游時買回的珠寶玉石,經過鑒定多為以次充好,且投訴維權困難。
買金飾多留神金價便宜的
店家或商場柜臺銷售黃金首飾,售價一般由金價和工費兩部分組成。黃金首飾其材料即黃金,首飾制造商一般采購于上海黃金交易所或按上海金交所收盤價向其他專業公司采購。同一時日采購黃金原料,價格是全國統一的。因此,如果店家或商場金價明示過低,什么低于上海黃金交易所當日收盤價,消費者要謹慎購買,如此低價黃金首飾,可能存在含量不足或短斤少兩問題,或轉嫁費用誤導讓利,低金價,引誘購買,結算時加上未告知的費用,如工費、精品費,設計費等。
展銷會上購買珠寶玉石問題多
珠寶展銷會有兩種情況:一是一般的珠寶展銷會,二是專業的珠寶展覽會。
一般珠寶展銷會的參展商來路復雜,貨品也復雜,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投訴難、維權難是這類展銷會的特點,所以謹慎在這類珠寶展上購買。根據福建寶協檢測機構鑒定的情況統計,民眾在這類展銷會上購買的珠寶玉石,幾乎都有問題。
另一種是專業珠寶展,一般由專業的行業協會組織,這類珠寶展覽一般針對行業零售商采購,不適合消費者進入,因為參展的珠寶玉石批發商,在專業的零售商(采購商)前面不會亂開價,而遇到不懂行的買者,會按零售價銷售,而且與商場或珠寶店相比,售價并不會低多少,而且在展覽會結束后,如發現購買的珠寶玉石有問題,還很難找商家。
電話推銷貴金屬收藏品要謹慎相信
網絡銷售的珠寶玉石、電話推銷的貴金屬收藏品,實屬一般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也有“鑒定證書”,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無論是真是假,都沒有實際意義,都不能說明這類珠寶玉石工藝品的真實價格。切記貴重珠寶玉石一般不會在網絡上銷售。貴金屬收藏品,根據福建寶協檢測機構從民眾送檢的情況看,絕大部分貴金屬收藏品,經過檢測,不含貴金屬(金銀或白金)。
商場“抽獎”、“中獎”常是變相價格虛高珠寶
現在很多商場都在搞“抽獎”,然后通過高“中獎”率,變相讓你購買價格虛高的珠寶玉石。這種銷售模式,政府和行業監管難,根據福建寶協檢測機構接待送檢的民眾那里掌握的情況,中獎者買回的珠寶玉石,都是真的,但品質與售價差距太大,比如常見的抽獎商品是金鑲玉首飾,一般用于抽獎的金鑲玉首飾(吊墜居多),成本價也就是百元左右(金,是很輕的金箔,玉,是一般的和田玉),參與者都會中獎,屆時就要為百元的金鑲玉商品付出上千元的費用。
購買珠寶玉石不要相信打折信息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規定,商品折扣促銷必須真實。珠寶玉石非工業品,沒有一對一的關系,因此,商家一般都是采取虛構原價(自己定價原價打折)的方式,折扣促銷珠寶玉石。
按照發改委的規定,商品原價是指該商品折扣促銷日最近7天內的有效交易證明(發票),由于珠寶玉石的商品特性,商家無法提供折扣珠寶玉石的原價證明。
因此,消費者購買珠寶玉石,不要相信商家的商品銷售價格的打折信息,務必貨比三家。(記者 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