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薛俊勇挪用老年節補助金違紀受查處,說明監管有漏洞,請你們認真抓好整改,加強管理,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2月14日,節后上班第一天,廈門市思明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陳建南約談廈港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督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過去一年,我們共對156名黨員干部進行廉政談話提醒,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真正成為一種常態。”陳建南說。
2015年9月,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調研時提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福建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響應,自覺把“四種形態”運用到監督執紀實踐中去。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倪岳峰指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創新,是監督執紀理念的創新突破,也是衡量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
先行一步,學好用好“四種形態”
談起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帶來的新變化,福建省永安市紀委副書記邢觀宇直言:“現在任務更重了,責任更大了。”最近四個月,永安市紀委立案數同比上升38.5%,實施廉政談話、函詢提醒、輕處分和組織處理的人數增加43%。
“以往,我們以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涉案金額越大,越有成就感。”邢觀宇從事執紀審查工作近20年,去年以來,工作理念開始發生轉變,“黨員干部犯錯誤,對本人、對家庭、對國家都是一種損失和傷害。用紀律管住大多數,這才是真本事!”
從群眾反映的問題入手,省紀檢監察機關全面推行檢控類初信初訪件辦理“零暫存”,對信訪件實行百分百核查處理,發現苗頭性問題馬上采取信訪談話或函詢提醒,觸犯紀律及時處理。與此同時,省紀委研發運行監督執紀管理信息系統,依據“四種形態”精神,設置談話函詢、組織處理、紀律審查、移送司法、一案雙查等模塊,通過系統設置和項目固化,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踐行“四種形態”成為“規定動作”。
一張最新出爐的反映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餅狀圖——給予談話函詢、組織處理和輕處分的人數已接近整個“圓餅”的4/5,給予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人數約占1/5。
“望聞問切”,治病于初起之時
如何抓早抓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福建省在各級各部門全面實施廉政談話提醒機制,探索一套集任職廉政談話、信訪談話、審計談話、案后整改談話、廉政責任談話和巡視談話為一體的談話提醒工作體系。
“一些同志在接受談話時當場面紅耳赤,感到羞愧難當,有的甚至流下悔恨的淚水。”對于談話提醒的效果,福建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時是諄諄勸導,有時是當頭棒喝,目的是讓相關黨員干部警醒頓悟。
防病于未發,治病于初起。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望聞問切”,看“病”開“藥”,對一般性違紀,特別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動輒則咎、及時處理,防止小毛病變成大問題。
2015年,福建省對5808名黨員干部進行談話提醒,給予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4749人,這一人數占總處理人數的77.79%。
有腐必反,做到懲腐力度不減
2015年10月,福建省紀委發出的三起通報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福建中旅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衷梅英因違反組織紀律和廉潔紀律,受到開除黨籍、行政撤職處分,按正科級非領導職務安排工作;福建省人社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小梅違反保密法規,構成泄露國家秘密錯誤,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受到留黨察看一年和行政撤職處分,按正處級非領導職務安排工作;武夷山市委原常委、常務副市長林春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打高爾夫球,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按正科級非領導職務安排工作。
對于這幾起案件,省紀檢監察機關就是很好運用了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這一形態做出相應處理,甚至采取“斷崖式”降級懲處,發出明確信號:對一些涉嫌嚴重違紀但構不上違法犯罪的,堅決以刮骨療毒的方式,治病救人,形成震懾,讓違紀者痛徹心扉,懸崖勒馬。
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實踐“四種形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福建省紀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能簡單地做加減法,抓早抓小的力度要加大,但懲治腐敗的力度不能減,該查處的就要堅決查處,絕不放過。”
2015年初,漳平市溪南鎮原黨委副書記、鎮長葉科偉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被處以黨內警告處分。不到半年,其又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紀檢監察機關立案調查,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過去一年,福建省給予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2156人,移送司法機關859人。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前三種形態好比給黨員干部拉上了三道紀律防線,只有一條比一條緊,盡可能把絕大多數黨員干部擋在法律紅線之外,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對象才可能成為‘極極少數’。”倪岳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