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福建省居民在社區小病看門診,將更方便和更實惠。近日,福建省政府辦正式出臺實施意見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福建省明確將通過提高基層報銷比例,降低和取消普通門診起付線,試行部分慢性病基本藥物免費,鼓勵群眾自愿到基層首診。
根據實施意見,2017年全省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要取得突破性進展,縣(市)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達65%。到2020年,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機制逐步健全,適應分級診療制度的醫療服務體系基本構建,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省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福建省明確,逐步建立基層首診制度,即通過公示基層診療服務清單,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吸引群眾自愿到基層首診,基層中醫工作薄弱地區的縣級中醫院門急診納入首診單位。同時,通過提高基層報銷比例,降低和取消普通門診起付線,試行部分慢性病基本藥物免費,鼓勵群眾自愿到基層首診。通過三級醫院為基層轉診預留號源,提供便捷轉診服務,引導群眾到基層首診。2016年上半年,各設區市至少選擇1個城區和1個縣(市)開展基層首診試點,2017年基本建立基層首診制度。
實施意見指出,福建省將建立健全雙向轉診制度,省、市、縣級醫院安排專門科室負責轉診事宜。上級醫院應當為基層和下級醫院預留一定比例門診號、檢查號、檢驗號、住院床位等,優先接診基層和下級轉診患者。對需要住院治療的急危重癥患者、手術患者,建立綠色轉診通道。推廣廈門、三明等地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配備的做法,適應基層拓展診療項目和接收下轉患者治療需求,按照醫保和新農合用藥目錄放寬基層藥品目錄。2016年,省屬三級醫院為市、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門診號源不低于30%,2017年增加到不低于50%。(記者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