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公安廳公布了2015年度福建公安十大新聞。
一、打造全省治安防控“安全門”
推進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成省際公安檢查站35個、市際公安檢查站68個、布控堵截卡點554個、車輛卡口1621個,組建遍布全省各大核心部位的武警、巡特警、地方民警、鐵路民警、警輔人員“五位一體”的聯勤隊伍,以及覆蓋所有縣級以上工業園區的專職巡防隊。全省80%的縣(市)區建成網綜平臺。
二、圓滿完成青運會安保任務
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在福州舉行。省公安廳牽頭組建“青運”安保部,協調投入安保力量25.66萬人次,部署開展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整治等多個專項行動,圓滿完成安保任務。
三、妥善處置古雷爆燃事故
去年4月6日18時58分,漳州古雷開發區騰龍芳烴有限公司發生芳烴二甲苯裝置漏油著火,引發裝置附近罐區3個儲罐爆裂燃燒。事故發生后,省公安廳迅速啟動應急處置工作機制,調集省內外消防官兵及322輛消防車趕赴火場增援處置,有效確保了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50名
“獵狐2015”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對境外在逃人員進行全面梳理,奔赴境外追捕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共緝捕犯罪嫌疑人50名。
五、組建特警隊赴疆反恐
去年6月20日,64名福建赴疆輪戰特警隊員抵達于田縣,執行為期4個多月的“南疆行動”國家任務,圓滿完成“主麻日”安保、“紅箭突擊”反恐實戰演練、武裝押解、攻堅抓捕、入戶搜爆取證等任務。
六、精細化管理規范執法水平
推行精細化管理,先后編制《福建省公安機關接處警手冊》《福建公安派出所民警執法執勤手冊》《福建省公安機關偵查犯罪規范手冊》等執法執勤規程,建立執法問題滾動排查、清單管理機制,集中整治執法突出問題,隊伍執法規范化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七、優化城市交管體制
市、縣公安機關交巡警支隊、交巡警大隊的巡邏職能劃歸特警部門。市級及以下交巡警部門統一更名為交通警察支隊、交通警察大隊、交通警察中隊。省、市、縣三級交警部門全面履行道路交通管理的業務指導職能,共查處中心城區十類重點違法249.2萬起。
八、推行多項對臺便民新舉措
試點啟動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暨電子臺胞證簽發工作,成功辦理全國第一張電子臺胞證。推出“臺車入閩”10項便利服務措施,在全省車輛管理所開辟綠色通道。全省消防部門簡化審批受理程序,成立11支技術指導服務隊,優先辦理對涉臺重點項目消防事項。
九、踐行“三嚴三實”
扎實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秉公執法,人民公安為人民”教育活動,改進業務考評機制,取消對設區市公安局的綜合考評,并圍繞維穩處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和隊伍管理等方面,設置20條問責底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據統計,2015年全省刑事發案比降4.1%,其中8類案件比降17.2%。
十、積極推進“暖警”工程建設
堅持“惠警、為民”主題,大力推進“暖警”工程建設,改善基層派出所民警基本工作生活條件。全省319個派出所全部完成省廳規定的建設任務,其中偏遠山區派出所146個。(記者 程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