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啟動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 我省今年醫改推多個“重頭戲”,設區市城鄉醫保將有統一的經辦機構
閩南網1月30日訊 日前舉行的全省醫改工作推進會透露,今年我省將全面啟動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并推進“三保合一”、藥品統一采購和結算等,有望降低群眾的就醫費用,讓群眾辦理醫保等更方便。
院長不領醫院福利收入 績效年薪可能為零
“我省公立醫院改革,目前已進入公立醫院控費和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階段。”省發改委副主任、省醫改辦主任賴詩卿說,通過實行院長目標年薪制和責任制,政府只需要管住院長一個人,由院長代表政府管理醫院,不但可厘清政府與醫院關系,明確雙方責任,而且可強化醫院獨立地位,逐步建立現代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此外,院長不參與醫院的內部分配,不再從醫院領取任何福利性收入,能夠從源頭上切斷院長收入與醫院收入的利益關系。
據介紹,院長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管理績效年薪兩個部分,其中基本年薪保障院長的基本收入,而管理績效年薪的基數是醫院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越難管理的醫院,年度績效考評得分越高的院長,其績效系數越高,拿到手的收入也就越高,如果年底績效考評低于70分,管理績效年薪就為零。而院長年度績效考核為不合格的,或連續兩年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按相關程序予以免職。
設區市一級 “包辦”三種醫保
會議提出,6月底前,完成各設區市“三保合一”,設立統一的經辦機構。
“目前,除已開始試點的三明和廈門外,各個市縣都有新農合經辦機構。”賴詩卿說,改革后,各地要將隸屬于不同部門的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整合組建設區市一級的醫保基金管理中心,該設區市的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將有統一的經辦機構。
據了解,目前,我省已經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政策一體化,在經辦機構整合后,城鄉群眾辦理醫保將更為便捷。
醫院買藥只“點菜” 不管買單
今年的改革,會不會觸及群眾意見較大的藥價問題?
對此,賴詩卿表示,在組建設區市一級的醫保基金管理中心后,可由醫保中心負責公立醫院藥品的統一采購和統一結算,也就是說,醫院只管“點菜”,不管“買單”,徹底切斷醫院與藥品供應商之間的資金往來。
據悉,我省于2015年9月啟動新一輪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據初步統計,本輪公開招標采購,預計平均降幅可達13%,節省藥品采購金額40多億元。采購結果將在春節后實施,為群眾減輕藥品花費的負擔。
□相關鏈接
三明經驗 院長年薪上去了 群眾看病省錢了
此前,三明已在探索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從二乙到三甲公立醫院,院長的管理績效年薪的基數從20萬元、25萬元、30萬元、35萬元不等。去年,三明市第一醫院院長黃躍獲得最高分78.93分,獲得實際年薪38.13萬元,比前一年增加了近7萬元,極大調動了積極性。
根據三明的做法,醫務人員的薪酬全部來自醫務收入,包括診察費、護理費、床位費、手術治療費等,與藥品、耗材、醫院檢查等業務收入脫鉤。
這樣改革后,三明醫院的醫藥總費用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全市醫保基金從虧損2億元轉為盈余近1億元。城鎮職工醫保住院的次均自付費用,從2011年的1818元,下降到2014年的1615元,群眾看病更省錢了。相反,醫院人員收入,從2011年的人均3.23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7.79萬元,醫務人員對“以藥養醫”的依賴明顯減少。(海都記者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