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部沿海相對后發地區,福建經濟發展一直受困于“二產偏輕,三產偏慢”的問題。近日召開的省委經濟形勢分析會傳遞出的信息顯示,前三季度福建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在東部地區排名前列;更值得關注的是福建經濟短板正在得到彌補,后勁不斷增強。
在福清江陰工業集中區,一座現代化的石化生產裝置拔地而起,這個名為“中景石化科技園”的地方,在一年多以前還是一片空地,現在亞洲石化行業最高的丙烯丙烷精餾塔矗立在那里。10月23日,中國軟包裝集團中景石化聚丙烯一期項目交接驗收儀式舉行,這意味著投資達150億元的民營重化工項目工程建設安裝全完成,下一步將進入全面聯動調試階段。
“兩個月后,我們就可試生產,一期年產量將達50萬噸聚丙烯。”中國軟包裝集團董事局主席翁聲錦說,聚丙烯是一種戰略性資源,目前在國內供不應求,項目上馬后將有效緩解國內聚丙烯供需矛盾,符合國家能源綜合利用的環保產業政策。中景石化科技園占地2000畝,全面建成后總產值可達500億元。
中景石化項目是福建產業結構由“輕”加“重”的典型代表。福建省南方科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開明說,福建產業結構一直偏“輕”,以輕工業生產為主,產業集中度偏低,在全國有影響的、能引領行業發展的領軍型企業少,這導致福建經濟總量難以取得大的突破。如何讓產業結構由“輕”加“重”成為福建亟待破解的難題。
這也成為福建發展的一個政策著力點:利用自貿區、海絲核心區等各種政策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項目投資,提高產業“重”的比例,引進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環保型重化工項目等,達到“強筋壯骨”的目的。
福清江陰工業集中區管委會主任游通鈴說,處于福建自貿區范圍內的江陰工業區正在形成3條大的臨港工業產業鏈:以中景石化為核心的油化工產業鏈、以天辰耀隆為核心的煤化工產業鏈和以東南電化為核心的鹽化工產業鏈,都延伸到基礎原料,5年內總產值可達千億元。
福建省委認為,在房地產開發投資大幅回落的情況下,福建省通過擴大項目投資彌補缺口,一些項目正在逐步落地,特別是臺聯電、京東方顯示器、華映科技高清面板、福清核電5號機組等重大項目落地,明后年陸續投產,將對做大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福建招商引資形勢很好,大項目合同外資快速增加。前三季度,福建新批外商投資項目合同外資113億美元,同比增長68.4%。
面對今年初以來不利的經濟形勢,福建省多數工業行業增加值還實現增長,前三季度3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實現增長,14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21個行業增速比上半年提高或持平。
服務業發展偏慢也一直是福建經濟發展的一個短板。長期以來,福建服務業占比不到四成,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現在這種局面正在改變。
以旅游業為例,去年以來福建力推“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到福建“空氣游”成為很多人的追求。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福建接待國內外游客1848.99萬人次,同比增長20.4%;旅游總收入124.37億元,同比增長25.8%。
福建省發改委主任魏克良說,前三季度,福建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4%,改變多年以來滯后于經濟增速的局面,也是2010年以來福建第三產業增幅首次高于第二產業。(記者 劉亢 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