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吃瓜群眾既可悲又值得批評”,知名評論員、媒體人胡展奮覺得這是物質短缺時代遺留下來的后遺癥,人們對于看上去稀缺的東西抱有過多的占有欲。
而想要對這樣不正當的商業(yè)秩序叫停,則需要每一個消費者意識的覺醒。“商業(yè)環(huán)境的改造,當大家一代一代努力,目前就開始呼吁制止假排隊,不讓它全面開花的話,它會改觀的。因為向往美好生活方式是每個人的要求。”胡展奮說。
除了呼吁消費者更為理性以外,不容忽視的是,越來越多的商家參與到假排隊當中,并非是實力差。相反,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少口碑聲譽不錯的店鋪也在借助黃牛,更進一步。
“別的店鋪花錢請人排隊,結果生意越來越好,獲得越來越多的資本青睞,而那些不請人的店面則愈發(fā)門庭冷落,面臨退市”,有業(yè)內人士向記者總結,“有錢的靠排隊越來越有錢,窮的則越來越窮”。在他們看來,商家原本的實力與有效的宣傳應當并重。而假排隊則變成了一條賊船,大家都上,不想上也得上。
如此的饑餓營銷,律師方正宇指出,這樣的行為涉嫌商家惡意競爭、虛假宣傳。然而在實體領域,其證據的落實和具體的執(zhí)法都具有一定的困難。
在法律層面雖有缺失,但胡展奮覺得這樣的現(xiàn)象依然要抨擊,而非停留于不提倡,“這些靠排隊起來的商品未必偽劣,但一定沒有宣傳中的那么好,消費者的感情一定會受到傷害”。假排隊帶來的美好結果也許是飲鴆止渴,嘗到甜頭的商家有可能固步自封,不再追求產品上的精進。”
假排隊,究竟是應當交給時間,遵循市場規(guī)則,任其發(fā)展,(畢竟消費者不是傻子)還是應當從各層面及時叫停,改善商業(yè)環(huán)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廠日子 王愛 聶焱 水潔 柏楊 編輯:范飽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