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不吃辣椒的北方人,現在幾乎是無辣不歡了。
“羅馬,當然是羅馬”,電影《羅馬假日》結束時,記者向安妮公主提問“哪個城市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美好”,安妮如是回答。如果有人問我,你走過的城市中印象最美好的城市是哪個,我則會一臉虔誠不容質疑地回答“成都,當然是成都”。
七年前的九月,在北方已經感受到秋的況味了,而九月的成都還帶著夏季的余威,燠熱沉悶。帶著西南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前往學校報到,憧憬著大學生活,我眼前一片豁朗。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我慢慢摸清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脾性,“四”和“十”很容易鬧笑話,街頭里巷的小吃很地道,要是不特意提醒不放辣椒,幾乎會默認你是吃辣的。我這個不吃辣椒的北方人,現在幾乎是無辣不歡了。
大學畢業后,我應聘到成都一家知名的金融證券公司,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蓉漂。佯裝老練的口氣與房東討價還價,為節省一頓早餐的開支,提前一個小時趕到單位吃飯。為爭取最優的報價,與客戶進行扯鋸的心理暗戰,挨個和通訊錄的客戶打電話介紹最新的理財產品,加班加點成了不值一提的家常便飯,幾乎全天在線回答客戶群里的咨詢。被主管強行擠壓過業績,受過委屈,受過誤解,挨過批評,身心俱疲的時候,接到家人的電話,忍著眼淚,還要說“一切都很好,不累,我是坐在辦公室里的”。環球中心整齊劃一的格子間,每個年輕人穿的都很得體,白襯黑褲,精致妝容的背后,大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和其他蓉漂一樣,早早地起來趕公交,換乘地鐵轉一次線才能到公司。
這些年來,我去過很多城市,發現沒幾個地方趕得上成都這么有人情味、市井味、有性格。在成都的公交車上,很多接送娃娃上學放學的阿婆,著裝潔凈,嘴唇上顯著淡淡的紅色系口紅,愛美不分年齡,成都鬢角蒼蒼的女士愛美起來,比起那花枝招展的少女更讓人動容。賣抄手的老板急戳戳跟在打包帶走的我后面喊道“美女,美女,等哈”。寂寞小巷里一家地地道道的炸土豆小店,狼牙的酥脆爽口、鍋巴的外焦里脆,價格有點小貴,品質絕對有保障,生意很好,老板是本土人,五十歲左右,個子不高,臉色光潤,精氣神很好,關門謝客總會貼出一張任性的告示,“家中有喜宴,閉門兩天”“天氣炎熱,宜靜坐,晚上7點營業”。
在而立之年,我成了成都的媳婦,外地媳婦本地郎。老家侄兒今年高考分數下來后,填報志愿時小心地問我成都怎么樣,我極力推薦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有品位,有內涵,包容,開放。前些日子侄兒收到了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也是成都第一次向他友好的示意,或許幾年后他也會感受到蓉漂的奮斗與追逐。
原標題:蓉漂故事:從漂泊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