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陸依婷 記者 劉浩)隨著現制茶飲料的備受青睞,奶茶鋪漸漸風靡大街小巷,各種品牌層出不窮,但消費者往往難以像預包裝食品那樣通過標簽識別其營養成分并判斷其健康與否。7月24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現制茶飲料(奶茶)的主要營養成分的比較試驗結果,宣稱“無糖”的樣品并非不含糖,部分樣品蛋白質含量明顯偏低,咖啡因含量較高。
采樣
27家店51件樣品
本次比較試驗模擬普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上海市27家奶茶鋪購買了包括“一點點”“貢茶”“喜茶”等品牌在內的奶茶樣品共計51件。其中,含奶蓋的奶茶6件、宣稱“無糖”的奶茶20件,價格從7元至32元不等,基本涵蓋了市場上主流現制奶茶品牌的暢銷商品。
檢測
多項營養成分指標
本次比較試驗對奶茶的主要營養成分進行了測試,涉及總糖、脂肪、反式脂肪酸、蛋白質、能量、咖啡因、鈉、膳食纖維、水分、灰分等指標。
指標解讀
總糖
風行茶飲、喜茶等20件“無糖”樣品實測含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本次比較試驗模擬消費者在每家店鋪都購買了正常甜度的奶茶,測試結果顯示,27件正常加糖的樣品含糖量在3.1-13.1g/100mL之間,平均為7.2g/100mL。從每杯的含量來看,27件正常甜度的樣品含糖量在11-62g/杯之間,平均為33g/杯。
為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經營者也會提供“少加糖”或“不加糖”的奶茶。調查結果顯示,69%的消費者會選擇“少糖”“低糖”或“無糖”等甜度低于“正常加糖”的奶茶,而50%的消費者認為“無糖”代表完全不含糖,適合特殊消費人群飲用。本次比較試驗還購買了24件宣稱“少糖”“低糖”“去糖”或“無糖”的奶茶。測試結果顯示,有20件宣稱“無糖”的樣品,實測含糖量在1.2-5g/100mL之間,標稱品牌為希望先生、世界茶飲、風行茶飲、卡旺卡、喜茶、葡茶、源素茶、LE LE CHA等樣品高于平均值2.4g/100mL。
目前對現制茶飲料(奶茶)尚無“無糖”的標準,國家標準對預包裝食品標稱“無糖”的要求為含糖量不高于0.5g/100mL。
脂肪
奶蓋類樣品脂肪含量高
脂肪是奶制品中的常見成分,能帶來良好的風味和口感,但過量的脂肪攝入會引發肥胖。調查顯示,59%的消費者會選擇奶蓋類奶茶,但65%的消費者認為有奶蓋的奶茶不會比無奶蓋的奶茶脂肪含量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