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自助餐界“扛把子”的金錢豹沒了威風,其在京城的最后一家店也宣布停業。相關專家表示,金錢豹的衰落是因為其經營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沒有迎合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
現場
只登記退卡不退錢
金錢豹翠微廣場店是金錢豹在京城的最后一家店,此前大悅城店、中關村店、世貿天階店等紛紛停業。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翠微廣場五層發現,排隊等待退卡登記的消費者有上百位,隊伍分為兩隊,一隊為持有翠微店卡的,一隊為持有別的門店卡的。現場來退卡的人越來越多,有請假來的,還有一位大媽本來要去醫院做檢查也趕來退卡,“這事兒還是早弄早好。”
金錢豹現場工作人員稱,昨天只是做退卡登記,退錢還要由消費者持有本人身份證和本人銀行卡去辦理,具體時間要等上海總部消息。記者在現場要到了上海總部的電話,但是數次撥打,都沒有接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一切都要等上海總部消息。
消費者最不滿意的是,金錢豹沒有提前通知就關店了。不少消費者后悔,卡里的錢應該及時吃掉,因為他們不確定登記后,錢能不能退回來。隊伍中有一位大媽有些激動,因為她聽說退卡時要把當時給的優惠減掉,“當時辦的是一萬的卡,送了一千八,據說退卡時要把這一千八給減掉,這不合理啊!”對此,現場工作人員并未回應。
提醒
辦卡最好簽書面協議
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負責人、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盧明生告訴記者,如果這位消費者所說是真,那么這是不合理的。因為當時消費者充值的過程就是一個消費服務協議簽訂的過程,現在金錢豹單方面提前解約是不合理的,其單方面的過錯不能歸結于消費者,所以退卡時減掉優惠是不合理的,而且其也長時間占用了消費者的資金,“消費者的資金被閑置,利益已經受損,不能讓損失擴大。”
如今辦儲值卡的越來越多,如何防范風險?盧明生提醒,辦卡時一定要注意企業資信情況;另外要盡可能簽署書面協議,并保留相關票據。也有專業人士建議引入第三方平臺來規范儲值卡市場,政府應以引導、鼓勵的方式推動第三方平臺對市場的介入,在確定儲值卡監管部門的基礎上,制定準入標準,完善相關規定,以加強監管。
專家
金錢豹為啥不行了?
金錢豹曾被譽為自助餐界的“扛把子”,不少消費者表示,其餐廳裝修豪華,吃的東西也多,“去金錢豹像是個儀式,得是盛大節日,穿得也要鮮亮。”金錢豹一度輝煌過,還曾提出2015年要在全國開設50家門店,不過隨后關店潮接踵而來,北京五家門店陸續關閉。昨天有消費者稱,去年餐廳就顯得衰落了,“中午去吃飯,好多空位,上座率不高。”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分析認為,中高端自助餐的發展近年來處于比較尷尬的階段,其偏安靜的情景和新生代消費者特性、喜好都不符合,不能滿足新生代消費者的功能需求。近年來金錢豹接連兩次換東家,但門店經營的狀況越來越糟,這些都說明金錢豹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存在很大的漏洞。
服務
現在流行日式半自助
也有消費者指出,金錢豹這么多年來都沒啥變化,說明其沒有與時俱進,“現在兩百多元的自助餐太多了,大家的選擇更多了,而它又沒有什么新的策略吸引消費者。”
那么,現在消費者都喜歡什么樣的自助餐呢?記者在大眾點評網上搜索,人均兩百多的中高檔自助餐廳有上百家,一些餐廳還被網友好評。
餐飲智庫創始人田廣利分析認為,如今日餐自助和五星級酒店的自助成了不少消費者的選擇,“日式自助餐多是小而美的餐廳,而且很有風情,有小資情調,其多采用半自助的方式也避免了浪費;五星級酒店的自助則是在品味上下功夫,還有一些星級酒店的自助在網上還有團購活動。”
本報記者 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