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草木間,茶香引客來。近年來,蘇坑鎮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茶”統籌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抓牢做實佛手茶特色產業,嵩溪村更是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構建“支部領辦+產銷提級+茶旅融合”的路徑模式,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強村富民,有效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2025年嵩溪村獲評第二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強化黨建引領,把穩茶產業“發展舵”
嵩溪村將黨的組織優勢與茶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通過領辦永春縣嵩溪美麗鄉村游服務專業合作社,為茶產業發展“領航掌舵”,讓產業發展方向不偏、動力不減。
組織領航,構建“村社一體”新格局。村黨總支書記王文松擔任理事長,2名村“兩委”成員進入理事會或監事會,形成“村社一體”的指揮中樞,明確以佛手茶產業為發展重點,實現茶產業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合作社依托“強村議事日”、佛手茶產業發展座談會,定期問計于民、問需于農,匯集意見建議16條,協調解決問題13個,將中長遠需求項目化3個。比如,推進出臺《蘇坑鎮關于完善扶持“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建成茶園蓄水池8座和自動化噴灌設施,完成標準化生態茶園改造150畝。
黨員帶頭,激活產業振興“新引擎”。將“黨員聯戶”機制踐行在產業鏈上,評選出5戶“黨員示范商家”,織就一張“示范商家+黨員社員+茶農村民”互聯互動“紅色服務網”,每戶示范商家主動結對3名黨員社員,每名黨員社員包戶聯絡3-5家茶農村民,將近60戶分散的茶農和加工作坊有效組織起來,推動黨員在響應政策、茶園管理、技能提升等關鍵環節中打頭陣、作表率,有效破除政策、信息、技術壁壘。
機制創新,筑牢利益共享“共同體”。創立“村集體資產+村民土地+資金技術”的多元入股模式,建立“按股分紅+二次返利”的復合分配機制,村集體盤活嵩溪舊茶廠,以資金和資產入股,持股比例不低于10%,整合茶園930畝,年增加村財收入5萬元,茶農平均每戶增收1.5萬元,極大激發共建共享的參與熱情。

深化科技賦能,劃動提質效“動力槳”
如何讓每一片茶葉都達到最優品質?如何讓佛手茶香飄得更遠?這一直是縈繞茶農茶企心間的難題,合作社始終致力科技支撐和技能提升探索解答該課題。
科技興茶增效益。合作社聯合農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或是邀請專家開展茶苗培育、茶園管理、茶葉采摘、審評檢驗等各類技能培訓20余場,精準覆蓋茶農600余人次。設立3處“黨員示范茶園”,推廣綠色防控、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技術,攜手福建農林大學茶學院郭玉瓊團隊,探索實踐土壤改良監測、病蟲害生物防治等茶科技創新成果,茶園管理節能高效,茶青品質穩定提升,畝產茶葉增加6-12%,每畝可增收600-1800元。
人才引育促產業。重視制茶工藝傳承創新,主動對接相關職能部門推進茶葉生產提級改造,支持茶葉示范商家新建、擴建自動化、標準化加工生產線,推動茶葉清潔化、智能化生產。推進以賽育才、以賽創新,組織參加佛手茶葉技能人才大比拼活動和烘焙崗位職工技能競賽等,挖掘市、縣茶葉技術能手3名、金牌工人3名,并獲評市、縣非遺傳承人6名,7人入選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其中王生秀獲評泉州市首批“鄉村記憶”永春佛手茶制作技藝傳承人,王穎彬獲評市五一勞動獎章,為產業提供持續人才支撐。



精耕品牌營銷,揚起拓市場“前進帆”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夯實佛手茶品質根基之上,合作社將品牌營銷擺在引領發展的戰略位置,讓佛手茶香飄四海。
匠心認證塑品牌。通過統一包裝設計、融入“海絲文化”“鄉愁記憶”等在地元素,提煉“千年禪茶·匠心佛手”的品牌核心價值,通過茶葉生產SC認證并獲頒綠色食品認證,為產品貼上“品質身份證”,讓蘇坑佛手茶從“農產品”蛻變為“文化禮”,提高品牌溢價能力。近年來茶葉單價逐年上揚,年增10%左右,帶動茶農村民戶均增收超過8000元。
產銷對接拓渠道。依托蘇坑鎮電商產業園“共富工坊”、佛手茶交易市場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傳統現代互補”的立體銷售網絡。線上,運用電商平臺、微信社群營銷,打造“云上茶店”;線下,吸引10家茶商入駐佛手茶交易市場,打造佛手茶一條街,往臨近縣城、一線市區開設專賣店,積極開拓茶葉外銷渠道。同時通過黨員示范商家兜底收購茶農茶青、毛茶,確保茶農收益穩定、銷售無憂。
茶旅融合擴傳播。合作社主動對接聯合承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開茶節”活動,有力助推佛手品牌傳播;建設茶園觀光步道、制茶體驗工坊、茶文化民宿等,積極融入鄉村游、研學游等業態,推動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組織參加各類茶葉博覽會、展銷會,連續舉辦“茶王賽”、“斗茶賽”等茶事活動,永春縣舉辦26屆秋季佛手茶王賽,其中嵩溪村茶農榮獲16屆“茶王”,打造出高山佛手“茶王村”的鮮活名片,持續提升品牌熱度與美譽度。



下一步,嵩溪村將主動融入福建烏龍茶產業集群項目建設,以打造蘇坑鎮佛手茶示范基地為契機,推深做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持續提升茶葉品質,挖掘茶文化內涵,加強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探索黨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讓佛手茶香更濃郁,讓鄉村振興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