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空調房無疑是最舒服的地方。不過,一直待在空調房里容易患上“空調病”,手腳冰涼、腰酸背痛、頭暈咽干……央視微博推薦的這些對抗“空調病”的妙招,請趕緊收藏吧!
干:咽干、眼干、皮膚干
長期待在空調房內受冷氣侵襲,肌膚容易干皺,影響光澤和彈性;嚴重時,皮膚還會發癢,起疹子。喉干舌燥也常常一并來襲,而眼睛干澀也是一種常見的“空調病”,特別好發于戴隱形眼鏡或有慢性結膜炎的人。
小貼士:
多喝溫水,以35℃~40℃的溫水為佳。
不妨拿條溫毛巾敷眼,給眼睛一點溫暖,有助于減緩眼睛干澀。
皮膚在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議使用清爽型乳液。洗澡后,趁皮膚含水量較高時涂上一層乳液,讓水分留在皮膚下。
環境也需保濕,可隨時放一杯水在身旁,或適度栽種植物。
冷:脖冷、腰冷、全身冷
低溫環境會刺激血管急劇收縮,血液流暢不通,導致關節受損、受冷、疼痛,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腳冰涼麻木,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反應。
小貼士:
不妨在公司備一身長袖衣服。尤其是年輕女性,膝關節最好用毛巾或厚一點的衣服加以保護。
隔段時間就站起來活動活動,以增進末梢血液循環。
痛:頭痛、腹痛、關節痛
室內外溫差過大,人受到較強的“熱沖擊”和“冷沖擊”,腦部血管頻繁擴張和收縮,易引起空調性頭痛。
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身體其他部位末梢血管收縮舒張不適,就易出現肩膀發硬、頭痛、腰痛、關節痛、腹痛、肌肉痛等癥狀。
小貼士:
可以用溫水洗臉,或用清涼油涂抹患處緩解頭痛。
開空調時,冷空氣向下沉,因此風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風直吹身體。
咳:空調帶走房間里的水分,人體原本濕潤健康的氣道會變得干燥,咽喉紅腫,可能引發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即“燥咳”。抵抗力差、過敏體質的人,長時間在空調室內,容易導致氣管、支氣管黏膜屏障抵抗力下降,使原有癥狀反復或加重。
小貼士:
房間內應放個加濕器。
每3~4個小時應關閉空調,打開門窗換氣。
尤其是一些患呼吸道疾病的人,開空調的時間盡量要短,溫度不要太低。
及時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多喝水,可以喝菊花茶、金銀花茶、蓮子銀耳湯等清涼滋潤飲料。
暈:長期不清潔空調,空氣中的負離子數會慢慢減少,人體免疫功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減弱。空調中的病菌可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危害,引發頭暈乏力。
小貼士:
在空調新機首次使用時,舊機在換季或者閑置一段時間后再次使用時,都要進行清洗消毒。
如果在空調使用過程中聞到異味,制冷效果不佳或過濾網灰塵較多時,也要盡快消毒清洗。
在空調使用過程中,至少每月對空調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注意通風換氣。
病:夏天從外面進入空調室內,尤其當室內外溫差過大時,腦血管從擴張狀態急速收縮,極易導致頭痛,甚至中風,特別是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因此突發疾病。
小貼士:
在室內先待3~5分鐘,然后走出室外到陰涼處待幾分鐘,扭扭腰,伸展身體后,再進入室內,反復2~3次,等身體適應室內低溫,就可留在空調房內了。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據《柳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