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6月7日訊 6月6日,北京市工商局發布“12315”五月份消費者投訴分析公示,12315信息采集綜合服務平臺共登記消費者投訴信息13711件,接待消費者咨詢29891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45.42萬元,其中,攝影服務成為5月投訴熱點問題。
春意盎然,萬物復蘇,很多人因為這個季節溫度適宜,鮮花絢麗而選擇在此期間接受攝影服務,這可謂是攝影行業的黃金季節。與此同時,有關此類消費的投訴也有所增加。
消費者吳女士向12315熱線反映,接受某知名攝影店提供的婚紗攝影服務,協議注明“提供三處外景”,實際商家僅提供兩處外景,且拍攝的照片存在成像模糊的問題。吳女士與商家協商重拍一事,商家一直拖延。因此,消費者投訴至12315中心。經工商部門調解,經營者已安排重拍服務。
根據數據統計,此類消費投訴有所增加。從投訴的具體問題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商家不能如期交付照片、相冊等成品,并拒絕承擔違約責任;二是拍攝時“二次消費”情況時有發生。一位消費者反映:攝影合同中明確約定“拍攝當日無二次消費”,但實際拍攝當天,自己在挑選服裝時得知商家將衣物分為有償和無償提供兩個區域,明顯存在隱性消費陷阱;三是提供的攝影服務質量有瑕疵。這里包括拍攝的照片模糊不清,構圖不完整等,還包括拍攝時提供的化妝品、拍攝場地存在安全隱患,導致消費者人身受到傷害的問題。
在此,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第一要慎信“免費拍攝”的宣傳。一些商家借著免費拍攝的噱頭招攬生意,拍攝后以種種理由迫使消費者付費;第二請消費者要對消費合同細節進行了解并書面約定。如今的消費者已經有了一定的維權意識,可以做到接受服務前簽訂合同,但存在消費合同細節明示不清的現象。所以,要對合同中拍攝過程、后期制作等相關事項作詳細說明,避免商家口頭給予消費者的優惠、贈品等承諾事后以種種理由拒絕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