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報道(孫婉婉 記者薛慶元)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購買力的提高,消費者在選購珠寶首飾時越來越注重品牌。一些珠寶首飾商家也看中了這一點,推出了“新”的營銷模式:打著某知名品牌的旗號,搭售其他普通品牌的商品。日前,“粗心”的江蘇鎮江消費者孫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講述了自己的上當經歷。
4月4日,沖著“金伯利”鉆石的知名度,消費者孫先生在鎮江八佰伴商場的金伯利專柜購買了一款鉑金戒指,價格為2125元。孫先生回家后才發現,戒指的外包裝袋和發票上都寫著“金伯利”,但裝戒指的盒子上卻寫著“金利珠寶”。
孫先生向記者回憶當時場景:“我選戒指時,售貨員并沒有提醒專柜賣的不是金伯利產品。”
事后,孫先生立刻聯系八佰伴商場,商場工作人員告訴他,金伯利和金利其實是一家公司。
“一字之差,‘金伯利’和‘金利’真的是一家嗎?我撥打了金伯利的官方客服電話咨詢,工作人員說金伯利和金利沒有任何關系。”孫先生告訴記者,他隨后再次聯系商場,認為商家銷售行為涉嫌欺詐,要求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但商場還是堅持原來的說法。
收到孫先生的投訴后,《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上了鎮江八佰伴商場的主管張先生。針對孫先生的投訴,張先生表示:“八佰伴商場的服務確實有瑕疵,但金伯利和金利專柜的銷售基本上是分開的,金伯利專柜只賣鉆石,至于發票上寫的是‘金伯利’,是因為企業統一編碼還沒有及時更新造成的。”
張先生強調,金伯利和金利是一家,只是產品不同而已,商場并無欺詐行為。針對孫先生的投訴,商場愿意作退換貨處理。
5月5日,記者前往鎮江八佰伴商場珠寶首飾專區暗訪時,一眼就看到了在醒目位置標示“金伯利鉆石”5個大字的金伯利專柜。記者走近查看,發現專柜部分區域的產品標簽上寫的是“金利珠寶”,品名為“金利鉑金飾品”,部分消費者不留意就會把品名看成“金伯利”。產品標簽還顯示,金利珠寶產地為深圳,金伯利鉆石產地為上海。
金利與金伯利到底是什么關系?5月8日,記者撥打“金伯利”品牌所有者——上海金伯利鉆石集團有限公司的電話,介紹了記者調查采訪的有關情況。對方表示,鎮江八佰伴商場的金伯利專柜確實是金伯利公司正規授權門店,但“金伯利”專柜只經營鉆石飾品,與“金利”沒有任何關系。
針對上述投訴,江蘇天哲律師事務所的黃震律師分析認為,根據《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買賣合同中所交付的標的物應當與約定一致。上述投訴中,消費者在“金伯利”專柜買到的卻是“金利”產品,如果商家售賣時未盡到告知義務,導致消費者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其銷售行為就涉嫌欺詐,消費者可以依據《消法》相關規定主張“退一賠三”。
記者發稿前獲悉,消費者孫先生目前仍未與商家就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他已考慮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