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記者 佘穎)水果中,最嬌氣可能要數荔枝,磕不得碰不得拖不得,大多數時候,“妃子笑”們是坐著飛機,空運到消費者手中。不過隨著6月1日,全國首個生鮮原產地發貨基地在茂名開倉發貨,坐汽車的荔枝變得比坐飛機的還保鮮。
廣東茂名是全世界荔枝愛好者的天堂。早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為朝廷貢品,高州根子鎮柏橋村有一個老荔枝園叫貢園,據說“一騎紅塵妃子笑”進貢給楊貴妃的荔枝就出自該園。如今,茂名荔枝種植面積超過140多萬畝,相當于全球其他國家荔枝種植面積的總和。這里每年荔枝產量約50萬噸,是全球荔枝總產量的五分之一。
由于短期內大量上市,且保鮮周期短,1000多年前需要快馬運送的荔枝,1000多年后還是只能在區域內銷售,價格始終上不去。望著爛在枝頭的“妃子笑”,當地農戶怎么也笑不起來。近年來,借助電商的優勢,茂名荔枝走向了全國,但荔枝保鮮運輸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為了保鮮,商家有時不得不選擇航空運輸服務。
記者查詢電商平臺后發現,茂名商家銷售的荔枝通常是90至118元5斤。與同樣對物流有極高要求的車厘子、大閘蟹、小龍蝦等生鮮相比,荔枝的單價較低,無力承擔過高的物流成本。有農戶算過賬,其中空運的成本幾乎占去了大半的利潤。而且,空運的速度雖然快,但途中卻沒有冷鏈設備,只能靠打包時放入的保鮮包,荔枝果肉的腐壞率通常會達到10%。
能不能在保證速度和新鮮度的同時,把物流的成本降下來?茂名市商務局經過考察,選擇了引入菜鳥的“產地倉+冷鏈”。
之前各生鮮產地也建有“產地倉”,但這些倉絕大多數僅僅是物理地址在農村,只有簡單的集貨功能,更像一個收購站。與之相比,菜鳥的原產地發貨倉不僅設在了田間地頭,而且直接把物流系統接到了產地倉。這意味著消費者的訂單可以下發到產地的倉庫,由產地直接打包成包裹發出。
“產地倉加冷鏈的發貨方式,不僅節省了荔枝在收購站、發貨點之間物流的時間和成本,而且從產地開始,菜鳥就為荔枝提供了全程冷鏈服務。荔枝經過預冷、篩選和包裝后,就被送入冰鮮冷庫,然后隨著冷鏈車送往全國130多個城市。消費者可以在荔枝摘下的72小時內就品嘗到新鮮味道。” 菜鳥生鮮物流專家陸敏介紹,“通過全程冷鏈,荔枝的腐壞率可以控制在3%以下,比空運還要少7個百分點。實際測算發現,與空運相比,菜鳥產地倉讓果農的收益平均增加了三成。”
接入菜鳥倉庫,對荔枝標準化銷售也有提升。菜鳥產地倉在入庫時,有一整套的荔枝等級標準,對果核的大小有要求,不同品種的果肉體積占比都有各自的標準范圍。茂名市商務局人士表示,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對后期種植產量、市場定價、銷售推廣等提供指導,“菜鳥獨特的荔枝銷售和物流大數據,將幫助茂名荔枝成為全國知名的地理標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