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長春訊(記者李洪濤)5月18日,中國消費者報以《地鐵票價聽證會 消協怎能靠邊站》為題,對長春市地鐵票價聽證會沒有邀請消費者組織參加一事進行了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很多消費者通過微信、微博及其他途徑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報道刊發的當天下午,長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此事作出回應,主動向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發來《征求意見函》。
6月30日,長春地鐵1號線(全長18公里)將開通運營。長春市發改委向社會發布了關于召開長春市地鐵票價聽證會的公告,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消費者對地鐵票價的制定標準以及聽證會是否能夠公平、公正等問題,表現出強烈的知情愿望,同時,也有滿腹的疑問:“消費者協會是消費者的‘娘家’,是千千萬萬消費者的代言人,為什么沒有受邀參加聽證會呢?”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第一時間采寫刊發的有關地鐵票價聽證會的報道見報后,也引起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組織和廣大消費者的關切。
5月18日下午,長春市發改委的兩名工作人員走進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鐘萍的辦公室,遞交上一份《征求意見函》,函中寫道:“貴會作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社會組織,多年來在我委制定價格工作的過程中給予了大量支持和幫助,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為進一步提高政府價格決策的科學性,合理制定地鐵票價,特函請貴會對我市擬定票價方案提出意見建議,所提意見建議請于5月24日前書面復函我委?!迸c《征求意見函》同時遞交的,還有長春市地鐵票價方案的詳細資料。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收到長春市發改委的《征求意見函》后,長春市消費者協會高度重視,并立即開展調研工作。長春市消協秘書長鐘萍表示,消協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規定時間內拿出一份有理有據、嚴謹詳實、貼近民生、反映消費者真實消費水平的調研報告,以便就地鐵票價的制定,給政府部門提出最有效、最合理的意見建議。
記者追訪
消費者建議直播聽證會
5月20日上午,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走訪了長春地鐵1號線的建設工地,在衛星廣場附近的長春大學門前,一座漂亮的地鐵站點正在緊張裝修中,很多過路的市民駐足觀看。
地鐵就要開通了,票價問題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很多網友通過各種網絡平臺,表達了自己的意愿。網友“咋那么好玩呀”:“公共交通的票價應該符合當地收入,長春這幾年私家車極速增加,導致道路擁堵。地鐵終于建成通車了,過高的票價怎么能起到分流的作用?”網友“老李調侃天下”:“地鐵票價聽證會不能走過場,票價應該符合長春的民情,民意和民生。另外,制定票價可以參考周邊城市沈陽、大連的地鐵票價標準。”
當天下午,記者針對地鐵票價聽證會的相關情況,在長春市文化廣場、重慶路步行街等主要繁華路段,對部分消費者進行了采訪。一些消費者表示,希望地鐵聽證會能夠通過電視進行現場直播,這樣才能確保聽證會真正做到公開、透明,主動接受消費者監督。消費者李先生說:“ 我認為,通過電視現場直播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在第一時間了解聽證會的相關信息?!毕M者黃先生稱,聽證會現場直播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明明白白地消費。
吉林國隆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博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具有知情權,地鐵票價關系公共利益,制定的程序和標準應當公開、透明,在倡導政務公開、信息公開,不涉及國家機密的情況下,消費者要求政府部門對地鐵票價聽證會現場直播訴求合理合法。(李洪濤)
長春市發改委的《征求意見函》。李洪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