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擊不法行為,2017年一季度西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三小”行業(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和鮮活水產品監督抽檢專項整治工作。
整治中,共抽檢“三小”行業630批次,其中鹵肉制品280批次,非發酵豆制品(豆腐)140批次,煎炸過程油210批次。檢測項目為日落黃、檸檬黃、亞硝酸鹽、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山梨酸和苯甲酸、苯并(α)芘的測定。“三小”行業鹵肉制品合格率96.8%,不合格率為3.21%,不合格項目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和亞硝酸鹽;非發酵豆制品合格率100%;煎炸過程油合格率100%。不合格產品有:城東區曹家寨市場門口于健紅經營的鹵雞爪、鹵豬肘亞硝酸鹽超標,城北區侯記排骨店經營的豬蹄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鹵雞檢出沙門氏菌,城中區南部市場B1王建昌經營的鹵大肉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城中區鄉吧佬食品加工廠經營的熟牛肉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湟源縣天香小吃店經營的五花肉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湟中縣多巴佳盛牛肉面經營的熟肉制品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湟中縣老媽豬蹄鹵肉面餐館經營的鹵大肉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鮮活水產品共抽檢45批次。檢測項目為硝基呋喃代謝物、孔雀石綠、氯霉素,經檢測均未檢出上述非法物質,合格率100%。經檢測,我市“三小”行業鹵肉制品和鮮活水產品合格率、檢測合格率同比2016年均有提高,全市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
市食藥監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食用農產品盡可能選擇具有法定經營資質的商場、超市以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在選購鮮肉時,要查看檢驗檢疫證明及鮮肉胴體的檢驗檢疫印章,向經營者索要銷售憑證,并妥善保管以維權時使用;選購蔬菜及水果類食用農產品時,不要選擇顏色異常、形狀異常和氣味異常的蔬果;選購魚肉蛋類食用農產品時盡量通過肉體彈性、魚眼顏色及蛋的透光性及轉動速度選擇比較新鮮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