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1日訊(記者 劉曉峰、徐紅)5月10日,美團點評聯合首席餐飲經管自媒體“餐飲老板內參”共同發布《消費新升級,餐飲新主場: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以下簡稱“報告”)。據悉,這是首份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餐飲行業報告。
報告基于美團點評平臺上包括團購、外賣、評價等領域的海量數據,從城市、商圈、品類、品牌、消費時段、消費頻次、客單區間、支付路徑、消費者口碑等數十個維度,進行了撒網式掃描。
報告顯示,從行業規模上看,餐飲收入從2012年的2.3萬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3.5萬億元。餐飲業以每年兩位數的百分比在增長,2016年餐飲行業同比增長11.2%,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5萬億元。大眾餐飲消費已經成為餐飲業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占比約70%。
同時,不斷有跨界者加入到餐飲行業中來,餐飲業競爭加劇,淘汰換手的速度越來越快。餐飲業結構性過剩,過量進入,導致關店潮頻發,僅北上廣深2016年下半年就關店16萬家。
小吃簡快餐類門店數量最多
報告顯示,全國餐飲從業人數持續攀升,帶來競爭加劇和餐飲品類的持續分化。
從美團點評線上門店數量的收錄情況來看,小吃簡快餐、面包甜點、火鍋、川菜、燒烤幾大品類門店數量排名前五。由于進入門檻低,剛需特征明顯,小吃簡快餐類門店占餐飲門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面包甜點也成為餐飲業最為重要的業態之一。一線城市面包甜點店鋪密集度高,廣州地區超過了26000家。
火鍋是標準化程度、贏利能力強的品類,從交易額的角度看,其依舊是餐飲業第一大品類。美團點評餐飲交易額當中有超過20%來自于火鍋品類。
值得注意的是,火鍋店鋪逐漸呈現出存量高、陣亡率高的特點。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成都等地,火鍋店鋪呈現負增長態勢,成都地區火鍋店鋪關店率最高,從2016年初的近1萬家跌至年底的7000余家。
無論從店鋪數量還是交易情況,川菜均在正餐品類中排名靠前。但是從增量上來看,川菜的發展正在遭遇瓶頸期,上海、北京、大連等城市的川菜店鋪數量跌幅超過20%,而成都、重慶兩大川菜大本營跌幅達到35%,川菜館數量呈現過剩。
燒烤經過3年的高速增長,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發展進入平穩期。
外賣借互聯網發展增速迅猛
互聯網給傳統餐飲行業帶來新的增長。2016年互聯網餐飲增長高達300%。
報告顯示,2016年外賣行業總體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占整個餐飲業的4%,增速迅猛。2018年,外賣交易額有望占據餐飲業的10%,也就是說,每10元餐飲收入中就有1元來自外賣。而每10個國人中就有3個是外賣用戶,有近一半的用戶每周叫外賣超過3次。外賣已經成為繼做飯和堂食之后國人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外賣消費已經超出正餐范疇,美團外賣有25%的訂單量產生在早餐、下午茶、夜宵等非正餐時段。
房租不斷高企、人力成本節節攀升、原材料水漲船高成為壓在餐飲經營者頭上的三座大山。外賣這一餐飲形式的興起,大大降低了餐廳對線下客觀條件的依賴度,餐廳所處的位置、門店面積的大小、服務人員的多寡不再直接影響餐廳經營情況。
報告認為,外賣這一新模式能夠重構餐飲成本結構,提升單店產出。數據顯示,2016年外賣行業入駐的商家數量累計245萬,相當于近四成的餐飲商家與外賣平臺進行合作。外賣逐漸形成全品類的特征,除了小吃快餐,火鍋、烤魚、烤鴨等原來不適合外賣的品類也紛紛涉足外賣。
年輕人是餐飲消費主力軍
2016年,80后和90后人口突破4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近1/3,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美團、大眾點評APP的消費人數比例中,20-35歲的年輕人占比均為74%,該類人群對于消費額的貢獻占比超過七成。
年輕人更關注效率和健康,輕食簡餐、新式茶飲等休閑性的品類越來越受到青睞。以上海為例,餐飲經營面積占比40%的商場中,茶飲、沙拉等輕餐飲占比一般在8%-10%。一些餐飲老板已經敏銳意識到了這些商機,他們把客群定位從“服務越來越多的人”悄然調整為“為中產階層提供新的生活方式”。
過半餐飲企業存在融資借貸需求
經營成本的攀升讓餐飲老板壓力山大。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過半的餐飲企業存在融資借貸需求。餐飲業對小貸業務需求的存量和增量都很大,但傳統借貸模式利息高、程序多,想借到幾十萬元的款,往往需要各種抵押,走流程、填材料,耗時耗力還未必能拿到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金融與餐飲的半絕緣狀態被打破。基于技術、用戶、數據的互聯網金融有天然的風控系統,從而可以將服務下沉到單體資金需求規模小,需求卻極為龐大的中小企業。
報告分析認為,隨著競爭加劇、成本高企、利潤降低等復合壓力的加大,餐飲企業應進一步提升人效、平效,向管理要效率。與此相對應,餐飲企業擁抱新技術,提升信息化以及互聯網化水平將成為趨勢。除了做好實體店面經營,經營線上認知也必不可少。在面臨消費升級的重要節點,新生代消費者對餐廳的期望值在上升,餐飲經營應吸收更多的國際化元素以及年輕化元素,未來好吃、好玩、好看、健康的餐廳才能吸引到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