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A股之路跌跌撞撞
奇虎360重返A股之路一波三折。
2011年3月30日,這是周鴻祎不會忘記的日子,這一天奇虎360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即大漲134.5%,市值高達39.56億美元。
周鴻祎彼時接受媒體采訪時,對部分中概股私有化現象表示不理解:
上市公司有較大的透明度,在享受國外資本市場和股民的巨大回報之外,就應該接受資本市場的考核,也應該承擔市值的上下波動。
2013年,奇虎360股價一度攀至100億美元。盡管2013-2014年間做空機構香櫞對它進行過三次做空,但股價并沒有受到影響。
2014年是個轉折點,在創下121.53美元的高峰后,股價持續下滑,再也沒走出頹勢。
2015年6月,周鴻祎在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中,作出重大決定:
“老齊和我經過審慎思考,決定啟動360私有化戰略計劃。”
對于彼時啟動私有化的原因,周鴻祎表示,自2011年在美上市后,奇虎360保持了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的高速增長,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體現360公司的價值。”
同年12月,奇虎360發布公告,由董事長兼CEO周鴻祎領銜的中資財團以93億美元現金的私有化價格與買方達成協議,其中包括約16億美元的債務贖回。
買方成員包括:中信國安、金磚絲路資本、紅杉資本中國、泰康人壽、平安保險、陽光保險、New China Capital、華泰瑞聯和Huasheng Capital,及其附屬機構。這是當時中概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2016年7月,奇虎360宣布私有化成功,正式退出美國紐交所。與此同時,奇虎360究竟會借殼A股哪家上市公司,成為市場“熱議猜測”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