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上海建廠與否
不影響中國對外開放步伐
關于特斯拉在上海建廠一事,坊間出現了好幾個版本。不過,目前這一事件終于有了官方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10月26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我們的了解,目前特斯拉公司正在與上海市政府的有關部門進行溝通。
高峰進一步表示,對于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特別是在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投資,我們始終持歡迎的態度。我們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對外開放,努力為外商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切實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措施。比如,今年1月份,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8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從減少外資準入限制、財稅支持政策、完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便利人才出入境和優化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
另外,今年4月份,我國又新設了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了東中西全方位制度創新的開放格局;6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2017年版的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減少了27項限制性措施;6月28日,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7年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限制性措施從93條減少到63條,突出體現了鼓勵外商投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政策導向。
十九大報告也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應該說,當前,中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利用外資、對外投資、貨物和服務貿易穩居世界前列,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格局正在形成。特別是一年之內國務院下發兩個文件,充分表明了我國重視改善利用外資環境的決心和措施是有力的。而從實際效果看,外商投資環境也在改善。我國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外資領域“放管服”改革也在深入推進,投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
近年來,中國吸引外資一直居世界前列。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9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3541家,同比增長10.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18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9月份,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152家,同比增長14.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0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
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吸收外資恢復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強增長勢頭。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2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5%,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同比增長22.1%、69.6%和22.5%。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91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其中,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23.9%、13.2%和44.5%。
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多年來,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一直是堅持不變的,并且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政策也會越來越開放、公平、便利,進而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擇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