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消費結構升級會使中國經濟內在增長的動力更好,經濟增長的需求結構也越來越合理。對世界經濟來說,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就會減弱。因為中國經濟規模這么大,它的增長速度下降一點點,很多國家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在姚景源看來,中國經濟的結構優化,使得出口產品也不斷優化。“以往我們更多的是初級產品出口,現在出口產品中制造業占了一半以上,高新技術產品也在迅速提升,這為世界經濟進一步發展和結構優化也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何偉文認為,中國加快新舊動能轉化,不僅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商機,也帶來了范例。“別的國家看到中國通過這個路徑不僅發展得很快,還可持續,很多國家可參照中國經驗。”
不過,蘇劍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最大的挑戰是需求萎縮。“全球市場規模上不去,沒有新的消費熱點,導致經濟增長乏力。未來主要看科技進步能不能給大家創造出新的消費熱點,擴大需求。只要需求擴大,經濟就能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以“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成為全球創新的領跑者。自2010年以來,世界新創立的“獨角獸”企業中有超過四分之一出自中國。2017年,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22位,已成為唯一進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國家。(孫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