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自貿港初步方案成形 概念股騰飛在即
建設自由貿易港,上海仍處于先行先試的地位。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相關部門已形成了探索自由貿易港區建設的初步方案,并已上報。上海自由貿易港區將根據國家授權實行集約管理體制,在口岸風險有效防控的前提下,依托信息化監管手段,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入區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最大程度簡化一線申報手續。截至目前13:30分,板塊漲幅0.67%。個股表現如下:
消息面上,上海自貿區第八批共15項金融創新案例公布,包括3項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創新、6項金融市場創新、2項機構創新、4項保險業務創新。同時,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介紹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四年來取得的重要成果,并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
上海臨港:上海市屬優質園區平臺 科創中心建設標兵
上海臨港 600848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陳天誠 撰寫日期:2017-06-27
兩次資產注入,實現集團上海四個園區上市。公司原名自儀股份,是由上海臨港集團旗下專業從事產業載體開發運營的上市公司1)2015年底首次注入,實現借殼上市:首批注入上市公司的園區資產包括松江、康橋、南橋3個園區資產。臨港集團注入時承諾5年內注入漕河涇和浦江兩個園區,以及在3年內將已處于籌建階段的桃浦智慧城、鹽城園區、海寧園區注入上市公司平臺,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2)2016年6月,集團首次履行上市時承諾。上市公司通過本次交易新增浦江園區項目,獲得98.4萬方的權益可租售建面。根據公司年報,本次擬注入資產2016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09億元,按本次交易價格計算PE 15X,低于上市公司今年以來平均水平。
業績亮麗,在手188萬方優質園區資源。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公司共實現營收18.0億元,同比+12.1%(一季報同比+4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3億元,同比+20.2%(一季報同比增16倍);截至年末,公司在開發面積91萬方,土地儲備63萬方,公司總在租面積34.5萬方,合計擁有優質園區可租售資源188萬方。
背靠臨港集團,上海“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的戰略主體。上海臨港產業區是上海規模最大的產業開發項目,待開發資源最豐富,承接重大戰略性項目的可能性最大。臨港集團是唯一市屬園區地產集團,是臨港產業區及漕河涇開發區的開發主體。作為是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和“自貿區”戰略的重要載體。根據公司公告,臨港集團目前從事土地一級開發業務,代政府行使相關非市場化業務職能。
公司土地獲取與集團行政職能密不可分(與一級開發及招商引資、園區規劃聯動),潛在資源可觀。
投資建議:近期有媒體報導了“特斯拉落戶臨港產業區”的傳聞,特斯拉方面也有透過媒體回應,但目前中方尚未有任何代表發布正式公告,也不明確落地具體位置。6月22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本公司未與特斯拉公司進行過接觸,亦未與特斯拉公司就其在中國建廠事項有合作意向,并且未簽署任何協議。
我們不妨作兩方面假設,1、假設特斯拉如傳聞落地:公司除了有土地資源增值和租金增值預期外,也存在股權合作的預期。但由于之前合資車企主要是車企之間的股權合作,比較少車企和非車企合作,如若參與特斯拉合資公司投資,對公司業績貢獻彈性非常可觀。若未有參股合資公司,上市公司是集團主要二級開發主體,未來預計將參與到特斯拉整車廠的規劃、設計、建設中去,是本次投資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本次傳聞并無實質進展:目前特斯拉已經官方回應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建設工廠的可能性,即便落地進展不如預期,仍并不能否認臨港產業園在全國有獨一無二的價值,相信市場對該區域土儲價值會有重新認識,值得持續跟蹤。
風險提示:國企體制僵化,業務推進緩慢,資源獲取能力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