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強化資本約束
面對新風險和新挑戰,償二代二期工程能否更加及時、恰當地反映保險業償付能力狀況和風險變化情況,進而提高保險業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抵御能力,備受關注和期待。
對此,趙宇龍表示,保監會將從資本端、負債端、資產端、服務實體經濟、建設基礎環境一共五個方面下功夫。
在資本端,重點解決降杠桿的問題,這意味著將會提升償付能力的要求。“償二代一期工程偏重釋放資本冗余,提高資本使用效率,二期工程將按照中央去杠桿的要求,從嚴從實加強資本約束。行業對此應有一個心理準備。”
“現在可以作為資本的項目,二期工程之后就可能不再認可了,將會實施更加嚴格的資本標準,對合格資本、核心資本的認定進一步收緊,擠出資本的水分。”
以資本重復使用為例。例如保險集團用財險公司的資本為壽險公司注資,或者壽險公司設立健康險公司,都是資本的重復使用,現在采用權益法核算,在效果上只是對重復使用的資本做了部分扣除。將來,將實施更為嚴格的資本扣減制度,比如全額扣除。
再比如準備金中的剩余邊際,其本質是有效保單的未來利潤,現在是全額作為核心資本的。對這部分具有預測性和較大不確定性的未來利潤,是否還能繼續作為保險公司的核心資本來使用,二期工程將重新進行評估,擠出資本中的水分,切實降低行業杠桿率。
在資產端,側重穿透監管,重點解決規避監管、隱藏風險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問題。要將所有資產打回原形,防止不當創新,遏制和打擊那些為了提升杠桿、自我循環、規避監管和粉飾報表的所謂創新行為。
“在償二代一期工程中,穿透識別屬于特殊原則,只用于少數情況;而二期工程將對所有資產進行穿透,這將成為對資產風險計量的普遍原則。如果資產無法穿透,將會適用懲罰性的資本要求。”
二期工程的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實施穿透性評估;研究完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中穿透法的原則和標準,強化對風險的穿透式識別和監管。
在負債端,主要任務是推動保險業回歸本源,進一步強化發展長期、期繳、具有適中收益率水平的保障性業務,降低資金成本,推動保險公司向以價值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轉變。
除上述三點外,趙宇龍強調,為實體經濟服務同時涉及資產、負債兩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平衡好監管體系本身的科學性和政策性的關系。
“監管規則的科學性要求客觀反映特定業務或資產的風險大小,而政策性則要求鼓勵或約束某種業務或資產。一些業務或資產的風險雖然不小,但出于國家戰略考慮,需要加以鼓勵和引導。為此,償二代二期工程將引入調控性政策因子,更好地體現監管導向和政策導向,提升保險業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事實上,在償二代一期工程的風險因子中已經引入特征性因子K值。一般風險因子采用行業平均水平,體現客觀風險水平,K值是特征性因子,可以進一步細分,體現自身特色。“二期工程準備引入調控性因子K值。如在農險上,可能客觀數據顯示,某個時期的客觀風險因子較高,但為了達到政策鼓勵的效果,可以引入的調控性因子K值,達到降低風險因子的效果;一些支持國家重大戰略的投資項目也可以采用這種辦法。”
“一方面,通過基礎因子顯示了客觀風險,保證了風險計量的科學性;另一方面,通過特征因子顯示政策導向,即政策限制的項目K值為正,提高風險因子,政策鼓勵的項目K值為負,降低風險因子。K值可以調整,并非一成不變,使得保險監管在支持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加強風險防控,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在償二代有效實施的基礎環境方面,則側重治亂象,重點是資本亂象和數據亂象。“償二代目前采用的是國際標準來定義資本,即只有同時滿足存在性、永續性、次級性、非強制性四個特征的財務資源才能被認可為資本。但是,最近兩年的監管實踐表明,國內外的市場準入監管存在重大差異,中國還不能簡單照搬國際標準來定義資本。償二代二期工程將會修訂完善資本的定義,提高資本標準,增加對資本的真實性、合規性的要求,防止不適資本和不實資本被作為合格資本計入償付能力。”
“數據亂象在最近一年的問題公司風險處置中多有發現,數據不真實,甚至人為造假,有的十分嚴重。今年下半年,保監會將開展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的現場檢查,對于查實的問題要實行雙罰,不僅處罰保險公司,還要處理責任人,包括高管、CFO、總精算師,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和精算師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要頂格處罰。不查則已,一查得管三年。”
行百里者半九十。償二代二期工程的揚帆起航,將會增強償二代規則科學性、機制有效性、問題針對性和發展適應性,補齊監管短板,轉變監管方式,提升保險業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抵御能力,提高保險行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