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行業人士分析,一個共享單車企業出現退押金不及時的情況,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企業希望押金能沉淀在資金池中,形成更大的現金流而故意拖欠押金;二是企業因經營不善,暫時沒有兌付能力
法治周末見習記者 劉嘉
在很多品牌的共享單車充值“秒到”時,押金的退還之路卻遙遙無期。
近日,多位用戶反映,在申請押金退款后7天的時間里,酷騎單車賬號內的298元押金一直未退還到賬戶中,曾經可以如期退還的押金,現在到賬的時間卻變得“遙遙無期”;此外,部分用戶還表示,酷騎官方的400客服熱線一直無法打通,完全不知道該怎樣解決押金退還問題。
賬戶里的押金究竟去哪兒了?客服為何一直無人回應?申請的退款何時才能到賬?這些問題的答案讓很多用戶無處可尋。
耗了一個月都拿不回押金
酷騎單車是眾多共享單車中的一個品牌,由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冊資金10億元。
酷騎的使用方式與很多共享單車品牌類似:經過實名認證注冊、交納298元押金后,根據車輛版本的不同,用戶可以0.3元/半小時、0.8元/半小時、1.5元/半小時的價格騎行。
公開資料顯示,酷騎目前投放單車百萬余輛,累積注冊用戶超千萬,不過,最近頻頻有用戶反映酷騎押金難按時到賬。
遼寧沈陽用戶安溪(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她于5月27日注冊了酷騎單車App,并交納了298元的押金。“當時App上明確提示,押金申請退款后將于1至7個工作日退還。”安溪回憶。
8月初,安溪通過酷騎單車App申請退押金,原本以為能很快到賬,讓她沒想到的是,直到9月4日,這筆押金依舊毫無蹤影。
“退款超時平臺不處理,400客服電話一直沒人接,我的押金什么時候能退給我啊?”安溪氣憤地說。
相比安溪,同樣位于遼寧沈陽的金艷(化名)則“幸運”得多。8月21日,她下載安裝了酷騎單車App并交納了押金,連續嘗試開鎖的3輛車都因為故障問題無法騎行,她就申請了退還押金,直到8月31日,她收到了押金。
對于能收到押金退款,金艷表示十分慶幸,“但歷經十天才收到退款,我感覺還是有風險,短時間內不會再使用任何一種共享單車App了”。
“好無語,不退押金是誠信問題好吧,十多天了,客服根本就不接電話。”“我在8月23日申請退的押金,到今天已經有十天了,客服電話從來沒接通過”……法治周末記者發現,安溪的遭遇并非個例,從8月中旬開始,在微博、百度貼吧、21CN聚投訴上,除沈陽之外,北京、長沙、西安等多地用戶也吐槽押金難退。
押金退還周期漫長,那么注冊充值是否也是如此呢?8月31日,法治周末記者通過酷騎單車App交納了298元的押金,不到一分鐘,便收到了充值成功的提示;隨后記者發起了押金退款申請,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298元的押金退款,不過,按照酷奇規定,這筆押金最晚的到賬時間為9月8日。
9月4日,記者通過ofo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客戶端,提出了退押金申請,僅3分鐘的時間,便分別收到了押金到賬通知。
酷騎稱系統升級致押金難退還
酷騎單車究竟出現了怎樣的狀況?押金到底何時才能退給用戶?
針對這一問題,8月31日,法治周末記者向酷騎單車的媒體采訪郵箱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相關回復,多次撥打官網客服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記者注意到,8月26日,酷騎單車發布的《關于退押金問題的聲明》稱:“酷騎近期集中上線了一批新功能,由于時間短,功能更新頻繁,系統不穩定,導致出現部分用戶退押金遲緩。酷騎仍舊執行用戶協議中1至7個工作日退押金的承諾,大部分用戶的退押金申請都能在這個期限內實現,對于超過7個工作日仍舊沒有收到押金的用戶,請盡快撥打客服電話。”
8月30日,酷騎單車再次發布聲明,重申押金不能按時退是近期系統升級過于頻繁所致,隨著新的CTO和技術團隊的入駐,預計9月份能解決全部問題。
專家稱“系統升級”解釋不靠譜
然而,對于酷騎的“系統升級”說法,外界卻有不同的觀點。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高級合伙人鄒曉晨指出,每筆押金都是一個數據庫的記錄,押金的充值和退款,在程序上對數據庫記錄進行修改的相關操作步驟沒有本質的區別,“從技術角度來說,能通過App充值就意味著可以正常退款,如果因技術問題導致不能退還押金,那么用戶也不能通過App進行充值,所以,因技術升級導致押金不能按時返還是不成立的”。
易觀互聯網出行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張旭對此表示認同,他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共享單車企業用技術升級來解釋押金返還不及時,這種說法的“可信度近乎為零”。
在張旭看來,一個共享單車企業出現退押金不及時的情況,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企業希望押金能沉淀在資金池中,形成更大的現金流而故意拖欠押金;二是企業因經營不善,暫時沒有兌付能力。
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介紹,8月2日,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企業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實施專款專用,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將押金不能按時退還歸因于技術問題,這很可能只是一些共享單車企業的推托之辭。”郭建榮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政府此前對押金尚無嚴格監管措施,個別共享單車企業就有動用用戶押金的可能。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各城市對共享單車的嚴格管理,必定會有一些企業逐步面臨倒閉、退出市場等問題,押金退還難也是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因“技術”原因導致押金難退的共享單車企業并非酷騎單車一家。今年8月,小鳴單車曾被曝出押金難退的問題,對此,小鳴單車CEO陳宇瑩回應,退款難主要是因為公司技術問題導致。不過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4日,仍有許多用戶在小鳴單車官方微博留言,押金難退還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南京一家名為町町單車的共享單車企業也曾被用戶曝出押金難退,彼時町町單車發布公告給出的解釋也是“技術”原因:系統故障所致;直到8月,町町單車原辦公室人去樓空,市場監管部門也無法聯系到公司工作人員,好多用戶才知道這家企業早已溜之大吉,町町單車也成為首家“跑路”的共享單車企業。
銀行托管和加強監管并舉
為了解決用戶的資金安全顧慮、更好地規范押金管理,記者了解到,一些共享單車企業已相繼與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對用戶押金進行托管。
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摩拜單車已和招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專門開立了存放押金的銀行賬戶,確保押金的資金安全,專款專用,用戶隨時可以申請退還押金,基本可以實現秒退;ofo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小黃車的押金有專門的賬戶存款,專款專用,用戶可在App中隨時申請退押金,基本實現秒退。
那么酷騎單車是否將用戶押金進行了托管?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酷騎曾對外宣稱,就用戶押金與某銀行達成戰略合作,不過,9月4日,該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雙方尚未開展任何實質業務合作,未與酷騎簽署任何資金保管、監管協議,酷騎的保證金存款也未在其銀行存放。
鄒曉晨表示,共享單車的押金問題,除了依據合同法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約束,以及各地出臺的地方管理規范外,法律對于押金的保管、使用尚未有明確的規定,總的來說,對于共享單車企業押金的存放使用,政府還是要進行有效的監管。
鑒于單個消費者在企業違約后維權成本過高,鄒曉晨建議,相關部門一旦發現平臺出現不退押金的情況,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這既能起到很好的督促效果,又能從根本上遏制企業挪用用戶押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