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8月26日訊(記者 胡雨) 上月央行發布《2017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上半年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643家,貸款增加313億元。盡管行業整體有所回暖,然而對于掛牌新三板的小貸公司而言,上半年卻是悲喜交集。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4日共有28家新三板小貸公司披露2017年半年報,然而鮮有公司營收增長,多家公司表示受大環境以及存貸款利率下降影響,上半年收入有所下降;對于凈利潤增長原因,不少公司表示是因加大了不良貸款的處理。
3/4公司營收下滑 凈利增長多靠處理不良貸款
7月21日,龍騰小貸率先披露2017年半年報,隨后新三板小貸公司開始陸陸續續曬出上半年的業績單,截至8月24日已有28家公司完成披露,超過已掛牌小貸公司半數。
從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來看,28家小貸公司中有21家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占到總數的四分之三,僅7家營收增長;從變動幅度來看,最少的鑫盛小貸營收下滑1.27%,最多的陽光小貸下滑49.13%近乎腰斬,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10%以上的公司便有10家——相比之下,7家營收增長的小貸公司中,最多的宏達小貸營收增長不過10.34%。
對于營收下滑原因,許多公司在年報中表示是受經濟大環境及利率降低影響。
例如陽光小貸表示,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小微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爭奪客戶資源公司多次降息,此外貸款規模縮減及營改增政策也是導致公司營收下降的重要原因;天秦股份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經濟下行超出預期,各類風險企業增加,市場信用環境日趨嚴峻;寶利小貸表示,由于國內宏觀經濟不景氣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導致公司放貸的利率也逐步下調,利息收入隨之減少,此外為控制風險,公司加強了風控管理減少放貸總量,導致業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多數小貸公司上半年營收有所減少,但是28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凈利潤卻較去年同期增長,多數公司凈利實現兩位數增長,還有3家公司同比翻番,增長最快的泰鑫小貸凈利同比增長743.26%。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小貸公司凈利增長原因多是收回了往年不良貸款。如泰鑫小貸表示,本期業績增長主要是因收回了大量以前年度部分大額不良貸款,從而導致大額資產減值損失轉回;龍騰農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多渠道對不良貸款進行了有效收回,貸款損失準備大幅下降,因而凈利潤大幅上升。
此外,部分公司凈利增長還因受到了財政補貼。如銀信農貸表示,因收到掛牌新三板新三板補貼及所在產業園區補貼共計176萬,公司利潤總額及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5家小貸公司已摘牌 ST昌信半年報“難產”
對許多小貸公司而言,新三板曾是發展的一片沃土,2015年還出現一陣小貸公司掛牌潮。然而隨著宏觀經濟的下行以及監管政策的不斷緊縮,已掛牌小貸公司發展前景難言明朗,不少公司已選擇“用腳投票”,還有公司因經營不善被“戴帽”。
2016年1月,有消息稱股轉系統業務人員通知各主辦券商“所有類金融機構全部暫停辦理掛牌手續,無論項目處于何種狀態”,隨后在5月27日股轉發布《關于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表示在相關監管政策明確前,暫不受理包括小貸公司在內的其它具有金融屬性企業的掛牌申請,已取得掛牌函企業,終止掛牌手續,撤銷已取得的掛牌函,待相關監管政策明確后,重新申報。
在交易方面,股轉明確除已采用做市轉讓的之外,小貸公司不得采用做市轉讓方式。對于融資盡管未有明確規定,但是事實上從2016年年初至今,已掛牌的小貸公司再無一家完成融資,據統計目前僅有7家完成了定向增發、發行債券等融資,合計募資5.26億元。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面對嚴格的政策限制,目前已有5家已掛牌小貸公司選擇了摘牌。2016年11月2日,佳和小貸從新三板摘牌,成為首家摘牌的已掛牌小貸公司,2017年上半年,又有三花小貸、通源小貸、中興農貸、通源小貸四家小貸公司摘牌。
此外,還有小貸公司經營情況堪憂,不僅公司被ST,半年報也處于“難產”狀態。8月23日東吳證券發布公告稱,其持續督導企業ST昌信2017年半年報經董事會審議未通過,公司預計在8月31日前無法完成披露。此前東吳證券就ST昌信已發布超20份風險提示公告,指出其存在關聯交易未信批、未出一季報、做市商不足2家繼續暫停轉讓、多位董監高被證監會調查等問題,公司實控人也已前往美國至今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