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在提醒A股風險偏好要提升?難道竟是6.70整數大關一捅就破、創近10個多月收盤新高的人民幣即期匯率?
在圍繞6.72一線短暫“扭捏”5個交易日后,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在昨天和今天(8月8日、9日),再度迎來短線急漲。在同期美元指數波動不大的情況下,短短兩天時間內,人民幣即期匯價快速突破6.71、6.70、6.69和6.68四道整數關口,一舉創出自2016年9月30日以來的近10個多月收盤新高!
2016年12月末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日K線走勢
(截至北京時間2017年8月9日18時)
對于當前人民幣匯率新一輪的新高攻勢,業內人士普遍表示,
“在年初以來國內經濟基本面超預期強勢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短中期內仍有望進一步保持震蕩走升的運行格局。而外匯占款逐步恢復正增長,以及流動性環境的改善,則有望接踵而至。進一步對于A股市場而言,市場風險偏好的上升,以及銀行股的實質性受益,則值得投資者積極期待。 ”
人民幣匯率急漲沖破6.70大關
在近兩個交易日連續升破4個整數關口后,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日收盤的本周前三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已大幅拉漲0.61%,而同期美元指數則小幅走升了0.16%。此外,本周及下半年至今,人民幣匯率走升的速度,則顯著高于今年上半年。
制圖:中國證券報
中國銀行(4.00 +0.50%,診股)倫敦分行分析師丁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境內外市場交易員的整體反饋來看,近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的快速拉升,背后并沒有貨幣當局的干預,而是市場自身的博弈定價反映。從具體推動因素來看,大體有兩大方面。
第一方面,年初以來美元指數持續震蕩下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前期雖然也有所攀升,但整體仍然存在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金融前景負面預期的掣肘。而最近一段時間,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超預期向好,相關掣肘消除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補漲”的滯后反應,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方面,去年全年乃至今年一季度,貶值預期整體一直在主導人民幣匯率的運行。進一步反映在主要金融數據上,就是進出口順差整體保持在高位,但外匯儲備增長并不明顯,而外匯占款甚至還持續出現負增長。相關數據直觀表明,大量貿易順差并沒有進行結匯,而是持有在企業手中。另一方面,最近幾個月人民幣資產收益率持續提升、美元資產收益率略有下降,而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卻并沒有兌現,境內相關持有美元的企業或個人,對“機會成本”的容忍度可能已經達到一定極限,潛在結匯盤的大量涌出,也可能帶動人民幣匯率的走強。
而對于未來中短期人民幣匯率的進一步走向,丁孟則分析認為,隨著企業結匯增多繼續帶來對人民幣匯率的“助漲效應”,相關類似“空頭平倉”的交易行為,預計還將繼續對人民幣匯率帶來顯著推升。整體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預計將進一步升至6.65至6.60區間。
A股風險偏好有望顯著提升
對于人民幣匯率超預期走強可能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丁孟表示,人民幣匯率整體保持強勢,對國內整體流動性環境將構成實質性利好,從而對股市的投資者風險偏好帶來明顯提振。比如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對于外資機構投資中國資本市場將帶來正向激勵。而與過去兩年普遍都已經錄得大幅上漲的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股市顯然并不昂貴。
此外,該市場人士還分析稱,根據歐美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反饋消息來看,近幾個月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的預期顯著出現好轉。例如,與中國主權信用相關的CDS(信用違約互換)價格已下降至正常水平,一些中國境內企業發行的信用債也更多得到市場認可。整體而言,目前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已經出現明顯提升。
上海聯創永泉基金經理楊琪在接受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的顯著走強,與宏觀經濟的大幅向好,應當是因果關系。即從根本上看,基本面的好轉,推動了人民幣匯率的強勢,而這與2015年、2016年美元長周期上漲的邏輯大體一致。該私募投資人士進一步表示,今年以來國內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整體保持向上運行格局,而包括主要利率債品種的收益率也要總體好于主要發達經濟體,這也總體有利于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部資本的吸引力。整體來看,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彰顯中國經濟基本面繼續向好、人民幣匯率表現強勢有望顯著改善國內整體貨幣環境的背景下,不排除年內貨幣流動性全面向好的可能,而A股市場的投資者風險偏好,預計也將可能出現顯著提升。
此外,敦和資管首席經濟學家徐小慶分析認為,今年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CFETS匯率指數一直穩定,而在2015年和2016年時人民幣CFETS匯率指數則是持續下跌。整體來看,CFETS匯率指數的穩定往往對應的是外匯占款的穩定??紤]兩者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在人民幣匯率持續強勢的背景下,下半年外匯占款可能出現的“戲劇性變化”,可能將在根本上改變過去幾年貨幣總量供給對央行貨幣投放機制的過度依賴,進而成為推動金融市場超預期上漲的“白犀牛”。
銀行股再迎“升值行情”?
回顧2005年人民幣匯改啟動時,“人民幣升值”曾經成為2006年至2007年A股牛市中銀行股的一大重磅交易主題。而對于本輪人民幣匯率超預期走升對銀行股的影響,丁孟則認為,雖然當前人民幣匯率的持續拉升與2005年匯改時并不相同,但對于銀行業這樣的強周期行業而言,人民幣匯率持續強勢對市場流動性的提振,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升對相關上游企業盈利的改善, 都會對銀行股構成實質性利好。只是市場謹慎預期的扭轉,一般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此外,楊琪也分析認為,在目前的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下,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強勢,對于商業銀行的利好預計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人民幣匯率不斷走強,將有助于外匯占款恢復正增長,進而對金融體系整體流動性環境有顯著積極提振;二是在年初以來宏觀經濟整體強勢復蘇的背景下,綜合人民幣匯率的強勢和跨境資本流動的好轉,商業銀行的壞賬率和資產質量都有望出現持續改善。“雖然以工行為代表的四大行目前的PB(市凈率)估值普遍只有1倍左右,但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未來上升至1.5倍左右水平也并非沒有可能”,該私募投資人士表示。
來自財匯大數據終端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14年年中以來,銀行股整體市盈率水平整體持續震蕩回升,但整體仍處于2010年至今7年多的相對低位。
統計圖
而進一步從市凈率的估值角度看,銀行股整體市凈率水平則仍舊處于最近7年多以來的絕對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