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三五”開局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改革作為一項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正在發揮積極的牽引作用。為了更好地對全國PPP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監管,建立統一、規范、透明的PPP大市場,財政部于2015年3月組織搭建了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對2013年以來全國所有PPP項目實現線上監管、動態數據分析、案例分享等。
財政部PPP中心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27期)
自2016年4月起,財政部PPP中心授權《中國經濟周刊》獨家首發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季報。
根據財政部建立的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統計,截至2016年6月30日,財政部兩批示范項目232個,總投資額8025.4億元,其中執行階段項目105個,總投資額3078億元,落地率達48.4%,與3月末相比,項目落地呈加速趨勢。基于已錄入的項目信息,對53個示范項目分析表明,平均落地周期為13.5個月;對82個示范項目分析表明,非國企參與率超四成;行業方面,市政工程類項目落地獨占鰲頭。
從全國情況來看,地方PPP項目需求不斷加大,6月末全部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其中執行階段項目619個,總投資額已達1萬億元,規模可觀,落地率23.8%,與3月末相比,入庫項目正在加速落地,落地率穩步提升。分析表明,入庫項目的地區和行業集中度均較高,貴州、山東(含青島)、新疆、四川、河南居項目數前五位,合計超過入庫項目的一半;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片區開發3個行業項目居前三位,合計超過入庫項目的一半。項目回報機制方面,政府付費類和可行性缺口補助類項目的比重比3月末略有提高。
財政部示范項目情況
財政部2014年第一批PPP示范項目26個(原為30個,后調出4個),2015年第二批示范項目206個,共232個,總投資額8025.4億元。
(一)項目落地呈加速趨勢
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識別、準備、采購、執行和移交5個階段。
已進入執行階段的示范項目,1月末共66個,投資額2146億元;3月末73個,2267億元;6月末105個,3078億元。一季度后兩個月比1月末新增7個簽約落地,增長10.6%,二季度比一季度末新增32個,增長43.8%,增速大幅提高,表明示范項目落地呈加速趨勢。
(二)項目落地率顯著提高
項目落地率,指執行和移交兩個階段項目數之和與準備、采購、執行、移交4個階段項目數總和的比值。因目前尚無項目進入移交階段,此次統計口徑的調整并不影響與之前公布數據的一致性。處于識別階段的項目沒有納入落地率計算,主要考慮在這個階段的項目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可承受能力論證,只能作為PPP備選項目。按此口徑計算,6月末兩批示范項目落地率48.4%,比3月末的35.1%增長13.3個百分點。(見圖1)
6月末,第一批示范項目中,執行階段19個,落地率達76%,未落地項目以大型軌道交通項目為主,所需準備和采購時間相對較長;第二批示范項目中,執行階段86個,落地率達45%。(見圖2)
(三)項目平均落地周期為13.5個月
項目落地周期,指從項目發起到簽署PPP項目合同實際花費的時間。目前,105個落地示范項目中,53個項目已錄入落地周期信息,落地周期在6個月到43個月之間,平均13.5個月。
53個示范項目中,26個市政工程類項目的平均落地周期為12.8個月,5個生態建設類項目平均10.6個月,5個水利類項目平均13.2個月,3個交通運輸類項目平均24個月。
(四) 非國企參與率超四成
目前,105個落地示范項目中,82個已錄入簽約社會資本信息,包括54個單家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和28個聯合體(多家社會資本聯合參與)項目,簽約社會資本共119家,其中民企43家、混合所有制8家、外企3家、國企(國有獨資和控股企業,含海外上市國企)65家,民企占比36%,前三類非國企合計占比45%。
其中,第一批示范項目13個,社會資本共16家,包括國企8家、民企7家、外企1家;第二批示范項目69個,社會資本共103家,包括國企57家、民企36家、混合所有制8家、外企2家。
82個項目中,民企、含民企與外企的聯合體、混合所有制企業、國企、不含民企與外企的聯合體參與項目分別為17、15、4、33、13個,民企和含民企與外企的聯合體參與項目合計占比39%,前三類非國企合計占比44%。
54個單家社會資本參與項目中,民企、混合所有制、國企參與項目分別為17、4、33個,民企參與項目占比32%,前兩類非國企參與項目合計占比39%,對應的項目投資額分別為224.5億元、989.1億元、726.2億元,民企參與項目占比12%,前兩類非國企參與項目合計占比65%。
其中,17個單家民企參與項目中,市政工程8個,投資額共44.6億元;醫療衛生2個,15.5億元;養老1個,130.8億元;水利1個,13.3億元;科技、能源、教育、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旅游各1個,共24.3億元。
(五)市政工程類項目落地獨占鰲頭
105個落地示范項目中,市政工程類項目54個,占51%;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9個,占9%;交通運輸8個,占8%;水利建設8個,占8%;其他26個,占24%。各行業示范項目總數與6月末落地數見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