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幾天前,在聯合國討論關于敘利亞有關決議的表決當中,中國和俄羅斯一同投下了反對票。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對聯合國的決議擁有否決權。但從過去的歷史來看,中國在使用否決權時總是表現的相當慎重。我們很少能看到中國在聯合國決議當中投下反對票。
或許就是因此,這次中國在投下反對票之后,立刻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眾多的國外媒體用不同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解釋判斷中國為什么要投下反對票。國內的網友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
面對眾多的評論和觀點,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一個疑問——中國為什么要投下反對票,中國投下反對票意味著什么?
投下反對票并不等于支持敘利亞國內的任何一方
西方媒體對于反對票的評論,主要集中在這樣的做法實際上等同于支持了敘利亞現政府。其中一些極端的表述,甚至把這說成是中俄兩國力挺巴沙爾的表現。而這樣的解讀完全是一種誤導和誤讀。
中國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的時候,表達得相當清楚。發言人明確表示,在敘利亞問題上,中方不是誰的庇護者,也不刻意反對誰,而是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和負責任的態度。
投下反對票是一個階段性的舉動。也就是說在現階段決議草案的基礎上,我們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看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投了反對票。而這個反對票也絕不意味著中國支持敘利亞國內的任何一方,并打壓另外的一方。
這也是中國長期以來處理外交事務和國際事務堅持的一個準則。
投下反對票并不意味著中國要反對誰,要與誰展開全面的對抗
國外的很多媒體把中俄兩國的這種舉動,特別是對中國的這種舉動解讀為中國要與俄羅斯聯盟,與西方國家展開全面的對抗。
我認為,這樣的解讀方法是一種充滿了冷戰思維的解讀。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講話,已經把我們的意思表達的相當清楚、準確和完善了。投下反對票并不意味著中國要與哪些國家展開全面的對抗。我們不過是堅持我們自己的原則,表達我們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