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媒體曝光了一起跨越湖北和河南兩省的有組織高考替考案。2014年河南省已查實違規違紀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記者從河南杞縣縣委宣傳部了解到,媒體曝光河南替考事件后,涉及的杞縣迅速采取行動,目前兩名被替考學生的家長、涉事監考老師及主考等已被公安機關控制并接受調查。
推薦:河南高考127人替考事件
河南
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
記者18日晚間從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獲悉,截止到6月18日上午,河南通許、杞縣已經排查出疑似被替考生7人,其中通許縣4人,杞縣3人,正在進行查實認證。對于兩縣的全部監考人員也正在進行排查。公安部門已對有關人員采取了相應措施,同時派出警力抓捕參與該案的違法犯罪分子。
記者18日上午來到了事發地杞縣大同中學,學生們剛剛下課,不少學生正在操場運動。記者注意到,事發地點在杞縣教體局西側,距離不到一公里。
在大同中學門口,一名上身著制服的保安人員阻止了記者進入中學采訪的要求,他表示必須經過校領導同意,拿介紹信方能采訪。隨后,記者來到杞縣教體局,一樓大廳工作人員表示,教體局十幾個房間已經被全部占用,公安人員正在錄口供。
杞縣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長臧振峰說,17日下午媒體播出后,杞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公安局、紀委監察局、教體局等部門組成的調查處理小組。并根據報道視頻,排查出被替考考生及監考老師。公安機關通過調查涉事車牌號,已經查出考生家長,目前這些人員均在接受調查。
臧科長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等正式調查結果出來后將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公布相關信息。
湖北
或與河南警方聯手徹查
據央視報道稱,有自稱高校教師的組織者在武漢高校物色大學生,到河南參與高考“替考”。武漢警方18日表示,已就此事展開調查。
武漢警方表示,17日下午武漢市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立即通知武昌區公安分局水果湖派出所民警初步了解情況。隨后,武昌區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局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接到舉報后,按照110接警“首接負責制”的原則,指令武昌區公安分局首先受理,洪山、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等分局配合,目前已著手進行調查。
武漢警方透露,視案情進展,或將與河南警方聯手,徹查這個“替考”團伙。警方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以及高校反饋看,不排除社會人員冒充高校教師招募大學生“替考”的可能。
說法
背后肯定不是一般人
河南杞縣二高是被媒體曝光的存在“替考”的考點之一,校長白世平是一個有著31年教齡的“老教育”,他說,防“替考”或作弊,關鍵還是管好人,“替考”利益鏈背后就是一條腐敗鏈。
白世平當時擔任該考點的6個副主考之一,主考為該縣教體局的一位副局長。白世平說,他當時作為副主考之一,主要做一些硬件的外圍保障工作,看了有關媒體的報道后也很驚訝,“沒想到這么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替考’。”他說,當時監考老師上報有2個或3個有異常情況的考生,但后來經主考、副主考的核實確認排除了作弊的可能。
“現在的考試制度是這樣的,主考、副主考包括巡考在考試期間是不允許進入考場教室內的,為的是防止他們作弊如遞紙條什么的,所以考場的兩名監考老師就對整個考場負有很大責任,如果他們發現問題不上報,那其他人很難發現問題。”白世平說。
白世平說,每個監考老師只有在開考半小時前去領試卷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監考哪個考場,而安排監考順序是由市招辦負責的,這么短的時間內怎么做工作?但如果是事先安排好的,誰能做到這一點?肯定不是一般人。
鏈接
這些年曝出的“替考門”
為了防止高考替考,近年來各地紛紛采取了指紋識別技術、身份證識別儀等身份識別技術。今年高考前夕,湖北省教育廳還下發通知,要求高考期間高校學生“一般不允許請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杞縣高考替考的“槍手”正是來自不能請假的湖北在校大學生。
除了杞縣高考替考事件外,今年高考期間,陜西省韓城市新城二中考點也發現了替考者。一名高考替考者在最后一門英語考試中被監考老師發現,被替考的考生習某某的父親、韓城市公安局金城派出所所長習生林被免職。就在高考前兩天,山東省18名大學生打算到河南做高考“槍手”,還未動身就被濟南警方抓獲。
2006年,陜西省洋縣高考發生替考事件,由個別教師出面組織部分高二優秀學生參加替考;2007年,河南鄲城、安徽省碭山都發生了嚴重的高考替考未遂案,其中碭山縣有41名在校大學生被雇參加高考替考。碭山縣教育局副局長、縣招生辦負責人、碭山中學的4名教師及縣公安局2名派出所負責人都卷入了案中;鄲城縣教體局局長、招生辦主任等10多名相關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近年來影響最大的是甘肅天水的高考移民替考案。2008年全國普通高考期間,天水市9個考點共發現舞弊考生31人,其中“移民+替考”考生15人,移民考生14人,替考考生2人。替考考生和移民考生均來自山東省陽谷縣。這起案件中,5名參與高考舞弊的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31名公務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