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1月15日,北空航空兵某師禮堂。隨著《我愛祖國的藍天》樂曲響起,8名身著天藍色禮服、胸前掛滿獎章的飛行員走上舞臺。一群青春飛揚的中學生手捧點燃的蠟燭緊隨而至并圍成一個“心”形,將他們簇擁在中間。
身后大屏幕上,正播放著短片:一個個飛行員以矯健的身姿快速跨入座艙,駕駛戰鷹呼嘯升空。這些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如今對現場的老飛行員來說,即將變成永久的記憶。因為今天,是他們達到最高飛行年限,向藍天揮別的日子。
“我留戀曾經遨游的萬里碧空、留戀伴我一起飛翔的戰鷹,留戀幫我插上翅膀的親愛戰友。我感謝為我們指明人生航向,為我們成長鋪路修梯的領導;感謝披星戴月,默默無聞為我們托起戰鷹的機務官兵;感謝對我們飛行事業支持鼓勵,使我們堅定迎接挑戰、搏擊長空的空勤家屬……”代表發言中,曾翱翔藍天31年的老飛行員范學義,聲情并茂地表達依依不舍之情。
千里祥云襯托瀟灑的身影,萬里碧空留下矯健的英姿。這些年近半百的老飛行員,都駕駛過3種以上機型,是空軍成長壯大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有的成功處置過空中險情,挽救了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有的拒絕地方民航公司的高薪誘惑,執著于保衛祖國藍天;有的甘做鋪路石,為年輕飛行員鋪就高飛之路。
“把青春獻給藍天的驕子,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榮譽。”該師政委葛斌告訴記者,師黨委研究決定,不僅為這些達到最高飛行年限的老飛行員舉行停飛儀式,還特意聘請優秀設計師制作“飛行成就獎章”,在儀式上頒發給他們。
“下面請范學義和董禮宏上臺,請他們的家屬及孩子為他們頒獎。”主持人宣讀道。
把獎章戴在老公的胸前,將獎杯遞到愛人的手里,不再年輕的妻子在范學義的軍禮下泛起淚花:“今天你停飛了,我的心也算落地了。你知道嗎,這些年只要你去飛行,我就睡不好覺。剛開始飛機轟鳴聲讓我心煩意亂,后來卻變成一首樂曲,哪天這首樂曲突然停止,我的心就會懸起來,因為不知道又會出什么事情。”
“選擇了飛行,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范學義癡迷這種生活方式。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內一家航空公司就許以重金,并承諾給他分房配車,讓他加盟,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想掙錢,還飛什么戰機!”——這是范學義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些年,只要他張口,就有機會過上舒適的生活,但他依然和沒有工作的妻子,過著平常的日子。他給兒子取名范翔,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樣,將來飛翔在祖國的藍天。如今兒子長大成人,雖然沒有如他所愿成為飛行員,但也考上了軍校,穿上了空軍藍。
“你覺得你父親這些年的努力值不值?”面對記者的提問,范翔沉思一下說:“飛行是父親的事業。不管是從為國家還是為個人來講,都是值得的。”
不舍藍天夢,難忘戰友情。停飛后,這些將自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藍天的飛行員,依然心系藍天。董禮宏還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一聽見飛機響,就習慣性地站在陽臺上往外張望。而老飛行員李鑫一說起飛行,就滿臉精神,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在飛行表演中的驚險故事。他們將自己積累多年視同寶貝的飛行資料交給新飛行員,一遍遍叮囑:“一定好好學習,飛新型戰機是吃不了老本的。”他們精心琢磨,揮毫寫下新春對聯,贈送給官兵:長空排雁陣,大海起龍圖;霹靂驚天 燕山出猛虎,壯志凌云 九天現蛟龍……
“離開戰鷹,我心依然飛翔。”夕陽余暉里,這些老飛行員再次來到曾經駕駛過的戰鷹前。一遍遍深情撫摸,一聲聲喃喃自語,他們的思緒,又一次飛上天空,飛回往昔。
“我愛祖國的藍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白云為我鋪大道,東風送我飛向前。金色的朝霞在我身邊飛舞,腳下是一片錦繡河山……”聽著這豪邁激昂的樂曲,老飛行員們的臉上禁不住淚花閃爍。(李建文 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