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中新網1月20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行政執法部門要依法將侵權和假冒偽劣案件納入政府信息公開范圍,案件辦結后按有關規定公布案件主體信息、案由以及處罰情況,接受社會監督,警示企業與經營者。
意見要求,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工作。
一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意見提出,加強維權援助舉報投訴平臺和舉報處置指揮信息化平臺建設,完善舉報投訴受理處置機制,充分發揮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舉報投訴熱線電話、網絡平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有獎舉報制度,落實獎勵經費,鼓勵社會公眾舉報侵權和假冒偽劣行為。
意見要求,行政執法部門要依法將侵權和假冒偽劣案件納入政府信息公開范圍,案件辦結后按有關規定公布案件主體信息、案由以及處罰情況,接受社會監督,警示企業與經營者。
二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意見提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傳播渠道,大力宣傳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的政策措施、工作進展和成效,解讀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普及識假防騙知識,宣傳注重創新、誠信經營的企業,曝光典型案件,震懾犯罪分子,教育和引導社會公眾自覺抵制侵權和假冒偽劣產品。
意見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服務工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活動,強化對領導干部、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企業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培訓。以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成果網絡展為基礎,建設集宣傳、教育、警示等功能為一體的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工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