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心提示:一些美國民眾在首都華盛頓等地示威,抗議政府在關塔那摩海軍基地設立監獄、關押恐怖嫌疑人至今。示威者稱:“關塔那摩依然是我們終結恐怖主義和促進法治成就的一個污點”。

美抗議者要求關閉關塔那摩監獄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道據新華社電,一些美國民眾11日在首都華盛頓等地示威,抗議政府10年前在關塔那摩海軍基地設立監獄、關押恐怖嫌疑人至今。
示威者指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食言,沒有兌現3年前的承諾。然而,從華府現狀看,關閉這座因虐囚而臭名昭著的監獄似乎遙遙無期。
示威
“十年太久,十年太遲!”
數以百計示威者11日冒著寒冷細雨,呼喊口號,在白宮正門前集會。來自組織者“反對酷刑見證人組織”的弗里達·貝里根說:“這是大恥辱的一天。”
波士頓、邁阿密、芝加哥、舊金山等城市當天出現類似集會。示威者譴責關塔那摩監獄不守法律,不人道對待在押人員。
反對酷刑見證人組織8日起在白宮外的拉斐特公園“重現”關塔那摩虐囚惡行:“嫌疑人”戴著鐐銬和頭罩,關在鐵籠內,無法站立。表演者說,他們將堅持至11日晚上。
退役美國空軍上校莫里斯·戴維斯曾在關塔那摩軍事法庭擔任檢察官。他告訴人群:“關塔那摩已經成為與美國價值觀矛盾的象征。”
“兩百年來,我們力量的源泉是法治。過去十年,我們卻拋棄法律,”戴維斯說。
大約100人身穿象征關塔那摩在押人員的橙色囚衣,戴黑色頭罩,排成一字豎隊,沿賓夕法尼亞大街,從白宮緩慢游行至最高法院,發出無聲抗議。
“我們帶著憤怒、力量來到這里,同時帶著希望,要求奧巴馬和最高法院關閉關塔那摩監獄,”貝里根說。
食言
前軍事法庭法官約翰·赫特森在華盛頓參加示威。他說,3年前,他自豪地站在奧巴馬身后,見證總統簽署關閉這座監獄的指令。3年后,只有失望。
“今天是悲哀的一天。”這名退役海軍少將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座監獄已存在10年,“關塔那摩依然是我們終結恐怖主義和促進法治成就的一個污點”。
奧巴馬2009年1月20日就職數小時后即宣布一年內關閉這座監獄,兩天后簽署一道相關總統令和三道行政指令。這一承諾至今沒有兌現。
歐洲聯盟委員會分管內部事務的委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11日敦促奧巴馬履行承諾,稱繼續關押在押人員是“恥辱”。
加拿大渥太華、西班牙馬德里等地美國大使館外,一些人揮舞標語牌“關塔那摩:10年羞辱”。在德國柏林勃蘭登堡門,人們打出標語“是,你可以,奧巴馬先生”。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美國使館前,示威者舉著多名在押人員的頭像,拉起一條橫幅:“(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接受審判,他們為什么不能?”
辯解
白宮發言人杰伊·卡尼本周早些時候說,奧巴馬依然希望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因為這有利于“國家安全利益”。另外,軍方高層贊同這一觀點。
卡尼說,奧巴馬如今的承諾與競選時一樣“堅定”,但關閉進程“面臨障礙,我們都意識到這一點,將繼續設法克服”。
一些人批評奧巴馬去年年底簽署的國防預算法案允許軍方不經審理卻無限期關押恐怖嫌疑人。反恐專家安德烈亞·普拉索說:“我們把關塔那摩(現象)永遠寫入了法律。”
美國國會先前通過法案,禁止把關塔那摩在押人員轉移至美國本土,進一步增加了關閉這座監獄的難度。鑒于今年是選舉年,短期內不可能關閉。
關塔那摩監獄美軍指揮官戴維·伍茲告訴法新社記者,監獄條件最近幾年“顯著改善”,“還是關押,但條件符合人道標準,非常安全”。
不過,代理7名在押人員的律師拉米齊·卡西姆說,在押人員已經通知獄方,打算以靜坐和絕食紀念10周年,抗議美國政府對他們的不公正待遇。
相關鏈接:關塔那摩監獄
關塔那摩監獄位于古巴東南端關塔那摩灣。美國20世紀初在這里建立海軍基地,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后拒絕撤出。兩國就美軍撤離幾番較量,沒有結果。
2001年遭遇“9·11”恐怖襲擊后,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2002年1月初,美軍在關塔那摩基地設立監獄,準備臨時關押在阿富汗抓獲的恐怖嫌疑人。1月11日,首批大約20名在押人員抵達關塔那摩。
這種臨時關押逐漸變為“永久關押”。關塔那摩先后關押779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成員以及其他恐怖嫌疑人,其中多數沒有受到起訴或審理,一些人死在獄中。美國把他們列為“敵方戰斗人員”,拒絕給予《日內瓦公約》規定的戰俘權利,引發爭議。
隨著美軍一系列虐囚事件曝光,關塔那摩監獄惡劣狀況受到國際社會關注。聯合國調查人員收集的照片和錄像等證據顯示,部分在押人員遭到毒打、強制脫光衣服或強行喂食。
聯合國2006年2月發布報告,認定關塔那摩監獄存在虐囚行為,呼吁美國關閉這座監獄,公平審理或者釋放在押人員。一些西方國家同樣敦促美國關閉監獄,但美國政府一直拖延。關塔那摩監獄仍關押著1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