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核心提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于2011年12月底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外媒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并非來自技術方面,而在于商業化。北斗系統的競爭對手包括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于2011年12月底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外媒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600億美元。
路透社發表文章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運行或許能讓中國軍方感到安全,但面對讓外太空變得擁擠不堪的各種競爭系統,要讓北斗系統帶來回報將是接下來要面臨的一大挑戰。
文章援引行業分析人士的觀點認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面臨來自當前運行中的兩大對手的競爭,分別是由美國軍方運營、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近期升級的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此外,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也將從2014年開始提供導航服務。
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35顆衛星在2020年全都部署到位時,其他三大系統采用的衛星也將達到約90顆。
市場研究企業美國戰略分析公司的分析師理查德·魯賓遜說:“GPS相當不錯,因此問題的難點就在于,在大量消費電子設備上如何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睔W盟委員會稱,衛星產品和服務的全球普及率可與互聯網媲美,相關需求增勢迅猛,預計年均規模將達1580億美元。
文章指出,對中國而言,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向軍方提供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以便調動兵力并為導彈等武器提供導航。迄今為止,中國軍方迫于無奈只能依賴GPS,但中國擔心,在關系緊張或危機時刻,GPS的服務將很容易被切斷或受到干擾。
有人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并非來自技術方面,而在于商業化。他們指出,中國市場有潛力成為世界最大的導航服務市場,國內設備制造商若能以較低成本生產出表現不遜于GPS系統的終端,那么它們將獲得大量訂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神舟二十二號飛船載貨飛赴中國空間站 我國2025-11-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