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尖銳
空氣質量監測應先行高標準
“有人認為公布PM2.5之后,廣州的環境就好了,其實不是這樣。”來自科技界的委員、中山大學教授楊中藝尖銳地提出。他還說:“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來看,生活在廣州經常超標的空氣里,死亡風險會比生活在歐洲高15%。”
楊中藝在呼吁政府盡快還廣州市民一個合格的人居環境,“注意,我說的是合格還不是優良。”
他指出,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標準,包括PM2.5的標準都只是世衛組織提出的“第一過渡期”的環境標準。世衛組織提出的標準有第一、第二、第三過渡期和理想化的標準。以世衛組織第二過渡期為標準來衡量,廣州去年9-12月空氣質量達標率只有46%。他建議,省環保廳盡快修訂廣東省空氣質量標準,可以學習歐盟分兩個階段,在2015年之前仍然執行目前的標準,但是在2015年之后,應該推出符合世衛組織第二過渡期的標準。
“廣東可以先執行新標準,因為這并不違反國家的上位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楊中藝說。優化空氣質量,廣東需要繼續加大工業污染源、餐飲業油煙的治理,還要嚴查偷排偷放等行為。(記者 趙楊 實習生 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