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墓志銘總共982字,算不算大型墓志呢?
“墓志的規模,不是靠字數,而要看志石的體量。”李明說,志石長寬均為74厘米,就算大型墓志,50厘米或者更小的,就算小規模,而這塊志石長寬剛好是74厘米,規模算大的。
上官婉兒的墓志銘文辭優美,尤其是最后幾句很文藝腔:“甫瞻松槚,靜聽墳塋,千年萬歲,椒花頌聲。”李明說,許多專家都認為,用詞精到,寫墓志銘的人很有水平。但因為沒有留名,所以無法得知撰文者是誰。
“一般來說,墓志銘的撰文、書寫者都是當時的名公大卿。”李明說,目前只能猜測撰文者是一個供職于政府的書吏,相當于秘書。

陳紅飾演太平公主 資料圖
太平公主
是她的幕后大BOSS
前面提到唐代墓志銘撰寫的格式,一般來說,撰文者大多會在序文末尾對出資制作墓志的請托人(一般是志主的子女或家庭重要成員)點名奉承一番,以昭顯后者的孝友或慷慨。這點,上官婉兒的墓志上,倒是有—請托人是當時的睿宗皇帝。
但是接下來的字字句句,卻上演了一出反轉劇:“太平公主哀傷,賻贈絹五百匹,遣使吊祭,詞旨綢繆。”
作者毫不掩飾太平公主痛惜上官氏之死的感情,特意強調公主非常哀傷,派人去吊祭,并出錢五百匹絹(相當于現在50萬元左右)。